閱讀歷史 |

第364章 光輝之路(3K) (第1/3頁)

加入書籤

“………………”

站立在不斷隨著海水上浮的阿爾戈號之上,伊阿宋緊攥著雙拳沉默不語。

伴隨著天空之上的裂縫不斷增多,天空中屬於赫拉克勒斯的那道巨大的虛影也在不斷地被向下壓迫著。

如同看著過載之下搖搖欲墜的橋樑會令人膽顫心驚一樣,哪怕僅僅是抬頭看著天空也能夠體會到那巨大虛影之上所承擔的負荷。

而一開始的自海面而發衝向天際的逆向暴雨也逐漸完全演變成了向著天空滔滔上升的海面。

事到如今阿尼姆斯菲亞也算是終於理解了天空為什麼會墜落,海洋又為什麼會上升。

倘若海洋“死亡”就會上漲的話,天空的“死亡”也理應帶來漲勢而非墜落才對。

然而瞭解其中的核心之後,阿尼姆斯菲亞的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天空和海洋共同組成的,屬於這顆星球的“大洋”的死亡所帶來的真正的影響,是地球引力的缺失。

在天空神烏拉諾斯仍然存活之時引力消退的影響還未波及到生活在“天空”底端的人類,因此就算海平面上升了數千米,阿尼姆斯菲亞等人也仍然察覺不到什麼。

然而在天空也被殺死的現在,引力消退所帶來的影響卻是令人顯著的。

海洋仍有上升的餘地,而大氣則乾脆消失在了浩蕩的宇宙當中。

與“水”這一液體所組成的海洋不同,即便是地球的引力依舊存在,也依然能夠在卡門線外數千公里檢測到大量遊離的氣體粒子。

儘管相比較於卡門線下的大氣而言,卡門線以上的大氣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相對於真空的宇宙而言,地球附近約一萬六千公里的空間中仍然可以算作“充裕”,甚至於高密度。

那是仍有引力卻依舊從地球的天空中所散逸出的物質。

倘若拉伸到宇宙的層面而言,地球的“天空”或者說大氣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被擴散到了一個對於人類無限趨近於無的範疇罷了。

“連整片天空都扛了起來,赫拉克勒斯……居然能夠做到這樣程度的事嗎?”

雖然相較於她認為無所不知的阿尼姆斯菲亞而言還差的很遠,但自來到迦勒底之後也惡補了相當多的知識的藤丸立香也清楚地意識到了目前的現狀有多麼嚴峻。

也正因此她才更加體會到赫拉克勒斯的強大。

赫拉克勒斯扛起卡門線的行為實際上意味著他僅憑一己之力拉住了整個地球所不能繼續吸引的大氣圈。

換句話而言,是以一己之力做到了整個地球的物質之前所做到的事。

只不過退行的大氣所展現出的效果是卡門線的不斷降低,最終才導致了赫拉克勒斯的動作表現為了“扛起天空”。

就算赫拉克勒斯並不能長久的將其維持,也依舊足以震撼到任何一個瞭解到這項壯舉難度的人。

“赫拉克勒斯的力量的確令人驚歎————————不論是之前撼動了半個地球的射擊還是現在扛在肩上的天穹,單拿出一項功績都足以算作是我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強戰力之一了吧。恐怕即便是在羅馬所遭遇的白色巨人,赫拉克勒斯也能夠在她的面前不落下風。

即便是這樣,設想一下赫拉克勒斯獨自承擔起了吸引地球大氣,乃至於替代地心引力的過程也依舊驚世駭俗哦,不過,將天穹扛在肩上嗎……………………”

阿尼姆斯菲亞眯起雙眼思索了起來。

儘管赫拉克勒斯在魔力的等級上所表現的程度依舊沒有超越上個特異點中的白色巨人,但真要將白色巨人放在這片大洋被殺死的特異點當中也未必能夠展現出赫拉克勒斯此時的威能。

歸根結底,雖然在宏觀的世界中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能輕鬆地察覺到引力對於自己的作用,但那一切都建立在有著59億7200萬兆噸質量的地球上。

而即便在這般天文數字的質量下,人類也依舊只需要毫不費力地蹬蹬腿便能夠輕鬆的躍離地面。

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與電磁力,在構成宇宙的四大基本力當中,引力要遠遠小於其餘三者。

相比較於在分子與原子當中就能夠清晰觀測到的相互作用力,用手指便能夠感受到的磁力,人類想要感受到引力只有在堆積了以億萬兆噸為單位的質量的天體上才能夠做到。

而赫拉克勒斯居然能夠憑一己之力生生地將地球的引力水平重新歸正回能夠保持大氣的水平?

阿尼姆斯菲亞私以為赫拉克勒斯就算強大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