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9章 雷鳴之龍 (第1/2頁)

加入書籤

龍鳴雷聲(KilencSarkany)

Sarkany是匈牙利自古流傳著的一種惡龍,每當其出現時就會帶來雷鳴與狂風,其尾的抽動能夠帶來高熱,甚至能夠擊穿雲層。

相比較於歐洲其他的區域,得益於馬扎爾民族遷移而來的異域文化,匈牙利人的神話中出現了許多似是而非的存在。

儘管誰都能將其Sarkany與歐洲流傳著的巨龍(Dragon)所聯絡起來,然而究其神話中的特性時,其反映暴風雷鳴的特性又與亞洲廣泛流傳著的“龍(loong)”相似。

伊莉莎白被“無辜的怪物”技能所參雜的龍屬性實際上正是與東方龍有幾分近似的Sarkany。

因此她甚至有著只有東方龍才擁有的“逆鱗”存在。

不過伊莉莎白的逆鱗的具體位置卻並不像是《韓非子》當中記載的那般位於她嚥下數尺的胸前,而是在她臀後尾骨的附近。

然而由於尾巴的存在,伊莉莎白的尾骨根本不能按照人類的生理結構去推測。

至於那片逆鱗究竟在哪,也只有曾仔細抓著滿臉通紅的伊莉莎白的尾巴去一節節研究的阿尼姆斯菲亞有可能知道了。

不過那並不算是什麼弱點,只不過被他人看到之後伊莉莎白會很害羞罷了。

至於到底是害羞到放到鐵處女中穿刺還是綁在樁子上強制聽她演奏,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伊莉莎白實際上的歌聲應當是很好聽的。

只不過因為【無辜的怪物】所強制導致的半龍化而無法控制自己的龍息(DragonBreath)。

如果是紅龍的話,那麼龍息就是火焰。

如果是藍龍的話,那麼龍息就是雷電。

如果是黑龍的話,那麼龍息就是酸霧。

與Sarkany融合的伊莉莎白的龍息,就是裹挾著狂風的雷鳴。

如果說帶著火焰、閃電或是酸霧的歌聲最起碼還有讓人傾聽的餘地的話,那麼一邊和雷聲共振一邊還帶著暴風的歌聲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噩夢。

藉由再現音響舞臺化的恰赫季斯城的寶具【鮮血魔女】只有E-的水平,將其不看做寶具而是當作一項技能都未嘗不可。

這並不能讓伊莉莎白成為與那位瓦拉幾亞的大公同等規格的一流從者。

真正讓伊莉莎白能夠和那些在史詩神話中留下逸聞的英雄們同臺競技的,正是她的另一個寶具【龍鳴雷聲】(KilencSarkany)。

Sarkany是雷鳴之龍,Klienc則是單純的“九倍”。

憑藉著這個寶具的存在,伊莉莎白能夠將自己歌聲在內的所有攻擊都增幅九倍。

以lancer形式現界的伊莉莎白,某種意義上就是英靈化的雷鳴之龍—薩爾康尼(Sarkany)。

“啦啊——————————”

龐大的魔力裹挾著轟隆的雷鳴化作暴風席捲了整座科隆。

石制的要塞在頃刻間化作齏粉,木製的圍欄更是在瞬間就變成了一絲絲的木屑——————

稱作木線更為貼切吧。

至於羅馬人引以為傲的用火山灰製成的水泥,則像是豆腐渣一般被輕鬆的破壞了。

奇美拉們與還未轉變為魔獸的人們同樣被捲入了伊莉莎白的“歌聲”之中。

在魔力的高壓衝擊下,鮮血從他們的口鼻中猶如噴泉般噴出,雙耳的耳膜也早已破碎,任憑著血液從中流出。

身體中的內臟也在歌聲的衝擊下變作了碎塊,甚至連骨骼也在空中被不斷襲來的音波所擊碎。

不論是人還是奇美拉都如同殘破的布娃娃一般在空中飄蕩。

不過幸運的是他們並不需要體驗這些比地獄還要更加恐怖的痛苦。

因為早在剛一聽到伊莉莎白歌聲的時候,這些人與奇美拉的大腦便被與歌聲的共振所振碎。

如果是伊莉莎白帶著龍息的歌聲只是單純的難以忍受(倖存)的話,那麼她刻意增大出力並全力演唱的歌聲就是完全的災難了。

沒有人能夠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在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

縱使是十二級的颶風,恐怕濃縮到一處也就是這樣的威能吧。

音波的本質就是能量的傳遞。

由伊莉莎白的口中所唱出的歌聲在經過【鮮血魔女】與【龍鳴雷聲】這兩個寶具增幅之後,就是帶著這般的威力。

雖然未必有阿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