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9章 前線的來信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座經典的羅馬式營壘在原先海邊村落的廢墟上建起。

與阿尼姆斯菲亞臨時徵募的民兵不同,愷撒手下自馬略改革之後的職業士兵們通常會攜帶著許多種類的工具、武器與標誌性的方盾,甚至於鍋碗瓢盆與個人私物。

雖然對後勤以及每位士兵都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以至於士兵們都戲謔地稱呼自己為【馬略的騾子】。

但平日中付出的辛苦與汗水不會白白浪費,羅馬軍團的作戰水平要選勝於同時期其他國家,成為了羅馬能夠制霸地中海數百年的重要因素。

之後在各行省駐紮的軍團會直接將這些半永久的堡壘變為永久的駐地,並直接在當地補員招兵。

曹操和豐臣秀吉在東方頗有美名的一夜凍土築城與墨俁一夜城在羅馬人看來只能算是稀疏平常的操作罷了。

太陽從東方的山脈下升起,照耀在了一座堅固的營寨之上。

愷撒滿意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這將成為愷撒拉丁再征服的跳板,此後源源不斷的物資與士兵將會由屋大維的艦隊從高盧行省運輸到此處,以供愷撒進一步的征戰。

相比於歷史上曾在屋大維手下的日耳曼總督瓦盧斯,倚靠著地中海在面積狹小的義大利半島上作戰的愷撒要輕鬆得多。

至少他手下的“騾子”們不需要揹著沉重的裝備在密林中與敵人作戰。

愷撒也希望自己不會像瓦盧斯將整整三個軍團都葬送在日耳曼尼亞的黑森林中那樣在義大利半島上重蹈覆轍。

到時候拿頭撞柱子對他喊著“還我軍團”可就不止屋大維一人,還有諸位羅馬皇帝了。

當然,愷撒也自信自己不是瓦盧斯那樣聲色犬馬外強中乾的角色能夠比擬的。

不過,僅以愷撒個人而言,他還是蠻想見識一下自己養子如喪考妣的那副表情。

顯然愷撒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就是屋大維的考妣。

“傳我命令,全軍休整半日,分出一個軍團守衛營壘,剩下的人都準備好出征。這裡的人口稠密,留給我們隱藏的時間不多。”

對著東南的方向,愷撒如同能夠穿越山丘與樹林直接看到羅馬一般凝視著。

如果可以的話,現在直接奇襲並拿下羅馬城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軍隊的體力以及行進速度並不支援愷撒這麼做。

他本人極富有“煽動”的演講與那位大人近乎於催眠的個人魅力能夠讓士兵們心甘情願地的將劍刃揮向羅馬。

可再怎麼樣心甘情願,也不能讓士兵們都化身為從者之軀。

作為從者的愷撒還有餘力直接奔襲到羅馬接著征戰,可乘船在海上晃盪半天計程車兵們就算還有餘力接著前進,也只能對羅馬的高牆無可奈何。

下一步就會被反應過來的尼祿截斷後路,一萬多大軍的人數優勢最終只會變為累贅。

根據那位後輩的情報,現在的羅馬中存在著除尼祿外另一名足以消滅卡利古拉的戰鬥力。

愷撒不能冒這個險。

接過副官遞給他的大號鉛“桶”,有著一米高的巨型鉛杯與愷撒對比起來也似乎沒那麼大了。

抿了一口鉛杯中的紅酒,愷撒一邊搖晃著酒杯一邊走回了自己的營帳中。

*******

置身於操練場中,阿尼姆斯菲亞站在看著周圍正在操練計程車兵們。

連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也來者不拒,夾雜著各色人種與不同宗教的羅馬涅第一軍團終於成型了。

除了沒有女人與動物,直接冷凍封存都能留下基因庫的多樣性了。

雖然士兵的素質與裝備倒退到了百年前共和國時期的程度,但對於現在的羅馬來說,能再拉出一個這樣的軍團已經很不錯了。

再加上阿尼姆斯菲亞的魔術輔助、在匈牙利時領兵的記憶與周瑜的靈基,這支軍團的戰鬥力姑且還是有保障的。

印著尼祿與阿尼姆斯菲亞畫像的紙鈔也開始逐步取代金奧里斯與銀第納爾的地位,至少在羅馬城中的金幣與銀幣基本都回收到了尼祿的國庫中。

出乎阿尼姆斯菲亞意料的是,對於這種材質特殊反射著金屬光澤的紙張,羅馬人民的態度意外的好。

他們將帶有魔力的紙幣本身也當作了一種稀有的物品,也算是阿尼姆斯菲亞的無心之舉帶來的利處。

“唔姆,真不愧是總督,僅僅過了幾天,就又為餘找出一支這樣的軍團。”

出於好奇心前來視察的尼祿滿意地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