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4章 何以為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尼祿看著伊斯坎達爾身後浮現出的一位位士兵,面色有些複雜的握緊了自己手中的原初之火。

現在的戰場已經由之前在阿尼姆斯菲亞摧殘下支離破碎的地表變為了漫天黃沙的平原。

即便是對魔術只是一知半解,只從之前的宮廷魔術師馬吉斯略微學習過的尼祿也能夠看出,現在的她已經不在之前的戰場當中。

甚至不在羅馬的土地之上。

而是身處於類似伊斯坎達爾內心的地方。

此處的戰場,可能就是對有著征服王之名的伊斯坎達爾一生闡述。

尼祿看向了她腳下的地面。

寸草不生。

也許,就算亞歷山大沒有意外早早地病逝在波斯,他所留下的偉大帝國也會分崩離析。

或許,對已經不可能再次遠征的伊斯坎達爾來說,往後的生命和死亡也沒什麼兩樣了。

即便亞歷山大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即便亞歷山大垂垂老矣的固守在昏暗宮殿中的王座之上。

面對自己眾多部下與子嗣的伊斯坎達爾,或許還是會說出那句:

“給最強者”

曾一度憧憬過亞歷山大大帝的尼祿已經擁有了不遜色於他當時所建立龐大帝國的國家。

甚至連亞歷山大的故鄉馬其頓現在也成為了羅馬的一部分。

但那是傳承自先祖長輩之手的權柄,而非像是亞歷山大那樣,完全歸屬於自己的榮譽。

因此,尼祿曾一度憧憬過亞歷山大。

又或者,有哪位君主未曾憧憬過亞歷山大呢?

實際見識到伊斯坎達爾內心的尼祿更是驚歎於這份強大。

亞歷山大身後的每一位士兵,每一位將領的身上都爆發出了遠勝一般士兵的氣息。

他們當中的每一人,都是作為英靈存在在伊斯坎達爾的寶具當中的。

僅僅憑藉著這支軍隊,伊斯坎達爾就足以碾壓著世上的所有國家。

其中領頭的,則是足以單獨成為英靈的【繼業者】們。

身為豔后克婁巴特拉的先祖、托勒密王朝建立者的“救主”托勒密,一生罕嘗敗績的獨眼安提柯,繼承亞歷山大最大成果的塞琉古,成為馬其頓國王的卡山德,與繼承色雷斯的利西馬科斯。

雖然在亞歷山大本人死亡之後,繼業者之間爆發了數次規模大小不等的戰爭。

但在伊斯坎達爾本人就在這裡的情況下,他們依舊是當初那些跟隨伊斯坎達爾遠征世界盡頭的“夥友騎兵”(Hetairoi)。

這就是伊斯坎達爾最引以為豪的寶具,他一生的體現,功績的總結————————王之軍勢(AionionHetairo)。

伊斯坎達爾的征服,無關毀滅或完好。

被他征服之後的波斯與埃及毀滅也好,延續也罷,都與伊斯坎達爾無關。

伊斯坎達爾本人的渴望,只有“探索”與“征服”。

而他的王道,就是讓所有的臣民都能夠追隨他,完成伊斯坎達爾身為“王”的夙願。

哪怕那王的夙願最終帶來的是毀滅,伊斯坎達爾的王道也正是將所有人都引導在幫助他抵達毀滅的盡頭。

幸運的是,伊斯坎達爾所在意的根本不是毀滅,因此被他攻克的達爾馬契亞行省與潘諾尼亞行省並未像是龍之魔女肆虐過那樣寸草不生。

不幸的是,伊斯坎達爾所在意的,也根本不是毀滅,因此他並不在乎羅馬被征服之後的人理是否還存在。

伊斯坎達爾所享受的,只是征服本身與征服的過程。

至於征服之後會發生什麼,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當中。

“真是的.....那個征服笨蛋。”

埃爾梅羅二世在看到周圍的景色變為漫天黃沙的平原之後,忍不住抱怨著。

他是不久前才注意到伊斯坎達爾靈基沾染上了某種“毒”。

恐怕就是之前伊斯坎達爾獨自面對Assassin時所負的傷。

雖然他現在回來意味著勝利,但明顯這勝利也是有代價的。

在這種狀態下釋放寶具無疑會讓伊斯坎達爾壓力變大——————————

那個人雖然有勇,但絕非無謀。

伊斯坎達爾不會沒有預見這樣的後果。

但他就是那樣做了。

說明相比較於束手束腳的苟延殘喘下去,伊斯坎達爾更願意放手盡力一搏。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