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7章 信用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就在阿尼姆斯菲亞禱告結束的瞬間,天空中的白色雲層都像是被用墨浸染了一般沉重。

連刺過雲間縫隙的陽光也不再明亮。

在廣場上的民眾眼中,遠處的風景變得一片漆黑,就連近處的彼此也難以看清身體的輪廓。

宛如象徵著黑色太陽的那位神明真的降臨了一般。

就算是阿尼姆斯菲亞沒有刻意改變氣溫,跪伏在羅馬廣場上的市民們也都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猶如置身在隆冬寒月之中。

顯然這種規模的“奇蹟”所引起的集體心理暗示也不得小覷。

阿尼姆斯菲亞所做的僅僅是將魔力分佈到四周的空氣中,改變了光的折射與波長,從而改變了自然光的光譜。

說人話就是給太陽加了層濾鏡。

至於下面民眾們所察覺到的寒意則與阿尼姆斯菲亞本人毫無關係。

不過這樣的現象也算是他這次“表演”的目的之一。

人類是一種經驗且慣性化的生物。

在認識某種新事物時,人類總是趨向於將其與舊的已知的事物進行對比。

而在針對於一件事的兩種不同的解釋,大部分的人類也會選擇更符合自己偏見的那一個。

與其說疾病是從本地的老鼠身上來,不如說罪魁禍首其實是猶太人。

與其說是猶太人傳播了疾病,不如說是猶太人發明了病毒。

......

集體錯覺。

所謂猶太人的黑死病也好,西班牙人的流感也罷,都可以歸結為集體錯覺的一種。

現在民眾們感受到的寒冷,也正是集體錯覺。

有著相同認知的一群人遇到了相同的事物,產生了相同的錯覺。

數目眾多的黑色光柱破土而出,像是攀附著樹幹生長的藤蔓一般,順著阿尼姆斯菲亞腳下根本不存在的階梯向上延伸,勾勒出了一座只應該存在於眾神之地的樓臺。

最終匯聚到了阿尼姆斯菲亞的手中。

羅馬廣場上的祈禱聲一陣接著一陣,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形成了一波波禱告的聲浪。

塞圖恩的名字迴盪在羅馬城之中,甚至在郊外的村落中也能夠聽到農神之名。

也同樣能看到沖天而起的黑色光柱。

阿尼姆斯菲亞手中的黑色光柱越來越粗,最終吞沒了整個羅馬廣場。

被籠罩在光柱中的民眾們都看到了一個極其魁梧的巨人,緩緩從天空中走下。

最後安坐在了縈繞著黑色光芒的農神廟中。

.....

像是被照曬的積雪,黑色的光柱與樓臺都在陽光下慢慢消融、散去。

只留下了被放置在農神廟前的黃金與銀幣還籠罩在黑暗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從阿尼姆斯菲亞的身上轉向了那堆財寶。

最終,連財寶上的黑暗也一併散去。

只不過,現在堆積在農神廟前的金銀,是之前的數十倍,僅僅是黃金就堆得如同一座小山一樣高,銀幣更像是瀑布一樣從黃金的山上不斷地傾瀉著。

僅僅是看著這個場景,就難以掩瑜人群內心中的貪婪。

黃金的光澤對於人類的誘惑大抵是刻印在基因之中的吧。

然而刻印在地面之上的數個漆黑大字就像是牢獄一樣封鎖了人們內心的貪婪。

【贈與人間的奧古斯都】

雖然是刻印在廣場的地面上,但在每個人的眼中,那些漆黑的字都彷彿一座座巨大的方尖碑矗立在廣場上。

望而生畏。

看著自己親手締造的一切,阿尼姆斯菲亞滿意地點了點頭。

***********

直接從空中躲開了狂熱市民們的擁簇,完成了神蹟的阿尼姆斯菲亞回到了元老宮中。

絡繹不絕的人流環繞在農神廟與黃金的小山前膜拜。

阿尼姆斯菲亞計劃中的第一步已經實現,他成功的讓羅馬範圍內的民眾都認識了他。

不過想要實施計劃的下一步,還需要讓已經結出的果實再發酵一番。

到此為止,就讓他的金山銀山再留存幾天吧。

至少要讓羅馬涅範圍內的所有人都知道羅馬城中擺著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

這樣,阿尼姆斯菲亞才能更好的驅使人心。

雖然驅使人心的方法不只有金錢與愚信,但奴隸制社會的羅馬,這兩樣無疑是最快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