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4章 人知(上)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你誠然能夠知曉過去與未來。”

拉萊耶城中建築的曲面開始變換,像是有著生命的植物從種子中萌發了新芽。

平直的線與面重新構築了螺湮城中令人作嘔的建築,變得更符合人類的審美,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

“但你卻無法把握當下。”

伴隨著阿尼姆斯菲亞話語的結束,克蘇魯纏繞在拉萊耶城中每一處角落的觸鬚像是纏繞在了空氣上一樣穿越過去。

克蘇魯失去了著力點的肉身在水壓與阿尼姆斯菲亞的魔術之下重新墜向了撕開大地的裂口。

世界上絕不存在真正的“全知全能”。

否則克蘇魯也不會就這麼進入了阿尼姆斯菲亞的計劃中。

即便克蘇魯“能夠”觀測到對於阿尼姆斯菲亞來說屬於未來的事物,但他卻無法做到全知。

宇宙中的一切對克蘇魯而言都是當下,克蘇魯超越了時間。

過去與未來的界限被模糊,真正的克蘇魯超脫於宇宙,超脫於人類,從某個超脫於長寬高與時間的維度注視著一切。

可這也只能給它一個機會去觀測人類無法觀測到的事像。

而非讓它全知。

人類同樣能瞭解“當下”的某個存在。

“知曉”本身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全知”。

“能力”本身也不苛刻,苛刻的是“全能”。

法國的物理學家拉普拉斯曾提出了困擾科學界許久的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拉普拉斯妖(DémondeLaplace)。

與之齊名的還有芝諾的烏龜、薛定諤的貓以及麥克斯韋妖。

加上拉普拉斯妖則分別辨證了經典力學(拉普拉斯妖),微積分(芝諾的烏龜),量子力學(薛定諤的貓)與熱力學第二定律(麥克斯韋妖)。

在未探究到量子力學與熱力學第二定律之前。

認為牛頓提出的經典力學絕對正確的的人們天真的認為只要掌握宇宙中此刻所有原子的位置與動量,就能透過一串公式精確的算出下一刻的宇宙會是怎樣。

因此拉普拉斯假設有一個惡魔能夠知曉宇宙中所有原子的動量與位置,同時還有著高超的計算能力,那麼它就能做到“全知”。

這個惡魔就被詮釋為了拉普拉斯妖。

只考慮經典力學的存在,拉普拉斯妖的存在合情合理,克蘇魯似乎正是這種能夠做到全知的存在。

可經典力學不能用在極宏觀的尺度,那裡聽從相對論。

也不能用在極微觀的尺度,那裡聽從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中的電子不確定性導致即使只考慮牛頓經典力學的影響,試圖計算一個氣態氧氣分子在0.1毫微秒之後的位置也是無用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則規定了熵增的過程不可逆——————而牛頓力學中的所有現象都應當是可逆的。

【因此“全知”根本不存在。】

儘管身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但愛因斯坦始終不贊同量子力學的正確性。

不過即便是愛因斯坦,也有錯誤的時候。

為了反駁量子力學,愛因斯坦曾說過:“上帝不擲骰子。”

的確,上帝不會擲出骰子,但這裡好像根本沒有全知全能的上帝。

然後是“全能”————————

萬事萬物皆有著極限,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規定的。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恆增不減。

熵是什麼?

熵是宇宙中的混亂度。

假設暫停在宇宙誕生的瞬間觀察,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聚集在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奇點之上。

沒有複雜的分子結構也沒有多達119種的元素,沒有壯麗的星雲結構也沒有廣袤的深空。

熱的地方聚集著所有的熱量,而冷的地方沒有一絲的熱。

沒有太陽與地球的分別,也沒有土星與木星之分。

這時的宇宙單一,純淨,熵(混亂度)為零。

隨著時間的發展,宇宙開始擴張,物質開始分化。

天體開始形成,積攢夠足夠質量引發核聚變的恆星開始向外輻射熱量。

寒冷的虛空中開始有了溫度,不該擁有活動的地球上也有了生命。

把地球當作一個系統的話,從太陽幅射過來的熱量抵消了地球本身向外散發的熵增,因此地球不是孤立的系統。

所以地球會有溫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