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5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阮靈風聽著陶執安排工作,很是感慨:&ldo;你真的很會。&rdo;

陶執還是那個老說法:&ldo;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被人看到才有機會被喜歡……挖寶的人能挖到自己,那是極小機率的事件,還不如主動出擊。&rdo;

阮靈風又說:&ldo;我一開始還以為你真的討厭林一鳴他們,討厭到不想讓他們蹭一點熱度。&rdo;

陶執就笑:&ldo;怎麼可能啊……我是說,我怎麼可能放過任何一個能讓自己更紅的機會?就算我真不想露臉,節目組也不會當這個冤大頭啊,花了很多錢請我來的。&rdo;

這也是陶執團隊事先和節目組說好的,要不然節目組也不會那麼搞那麼反常的操作。

只是這計劃沒跟fever的人說,這是陶執存了私心,就是想氣死林一鳴。

阮靈風靠著沙發靠背坐著,陶執側躺著枕在他大腿上,又給工作夥伴發了幾條資訊。阮靈風伸出手,輕輕地捋著陶執的頭髮:&ldo;有時候甚至覺得你可以給自己當藝人經紀。&rdo;

陶執此時卻自謙起來:&ldo;沒這個本事,我只是想法比較多,但是情商低得一批,出去就要跟別人吵架……應對不來那些煩死人的事,還是得平哥帶我。&rdo;

&ldo;你真覺得自己情商低嗎?&rdo;

&ldo;那不然呢?&rdo;

阮靈風眨了眨眼,做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般說來,和情商高的人相處總會感到熨帖,人們也經常認為情商高的人油滑或是八面玲瓏。

確實也很難用情商高去形容陶執,剛認識陶執的時候,阮靈風覺得這個人真是不可理喻。

現在阮靈風卻覺得陶執生了一張很會說的嘴,總把他哄得高高興興。

……或許不是什麼情商高,只是擅長用真心。

陶執沒繼續跟阮靈風聊情商的話題,他忙著呢,很快又舉起手機螢幕顯擺給阮靈風看:&ldo;他們開始發樂評了。&rdo;

《環遊世界》這首歌的現場影片被單獨截出來,首先由樂評人們寫了洋洋灑灑的長評,再被各個大v和樂迷轉載,最後進入其他平時不怎麼聽這類歌的普通網友視線裡。

也就是俗稱的出圈。

這只是第一輪。

聽的人多了,便有人開始討論影片中戴面具的鼓手究竟是誰。節目組一點都沒透露,有人說是不是就是臨時找的鼓手‐‐節目第一期,fever就說過他們現在沒有固定的鼓手,有幾個來給他們打工的,誰有空就誰來。

馬上有人反駁,如果是這樣完全沒必要戴面具,再說了,這個鼓手的水平以及和其他成員配合起來的默契程度,和那些只是過來打工的臨時成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fever此前作為一支地下樂隊,雖小眾,但也是有一些粉絲的。

於是豆瓣小組裡有粉絲開帖,首樓就直接掛上陶執的大名。

帖子內容如下:

樓主好幾年前就開始聽fever,說一個冷知識,當年他們隊裡有個未成年鼓手,是現在的頂流陶執。我看了好幾遍那個影片,又把當年我在現場錄的fever的影片拿出來看,感覺打鼓的風格好像,身形看起來也好像。所以合作賽嘉賓有沒有一種可能……

有幾個跟帖,說確實有這個印象。

很快,這個帖子也被截圖出去,被營銷號大肆轉載。

這是陶執設想好的第二輪。

陶執在樂隊裡待過的事很快上了熱搜,人們對那個戴面具的鼓手真身的猜想也上了熱搜,於是引來各路掐架。

大概是fever真的很糊,以前倒是有人提過一嘴,但居然沒幾個人存有影片錄影並發出來,因此陶執曾經在樂隊裡當鼓手的事幾乎沒什麼人知道。

此時各種熱議都出現了:

-開什麼玩笑,就算小陶以前是這樂隊的一員,現在也早就不是了,而且小陶都沒公開說過自己這段經歷,說明關係也就一般吧,這樂隊在蹭什麼啊。

-搞音樂的玩過樂隊不是很正常嗎,我自己就待過n個樂隊,難道以後我紅了,還要去給待過的所有樂隊助力嗎?

-不是,怎麼可能是陶執啊,前期一點宣傳也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