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9章 緣,妙不可言 (第1/1頁)

加入書籤

但他們也不會煉丹,一時間乾著急卻沒有辦法。

後來還是準提靈機一動,向三清借閱了九轉玄功的功法,意圖以西方之法簡化那晦澀難懂的九轉玄功,然後再在西方大加普及。

沒想到還真讓他和接引成功的研製出簡易版的九轉玄功,同時這款新誕生的護法神功被他們名為八九玄功!

而正在此時,恰好老君的靈丹也如願的煉製了出來,被老君命名為九轉金丹,同九轉玄功一樣,有功成九轉,直達彼岸之意。

只是,當時的太上老君終究還是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煉製九轉金丹的耗費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他耗費了自己數個元會的累積,也堪堪只練出這麼一顆!

雖說要比直接吞食天材地寶提升九轉玄功的消耗要來的少的多,但也讓道門中人意識到,這九轉玄功的確已經不適合三教中人繼續鑽研了。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西方二聖搗鼓出來的簡易版九轉玄功,就成了佛道中人最合適的選擇。

最後由三清出面,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完整的八九玄功修煉之法。

這西方二人借閱九轉玄功之時,就欠下了道門因果,如今三清來討,他們自然不能推脫,兩人即使無奈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八九玄功作為佛門功法,楊戩和羅棟都能學習到的原因。

不過出乎佛道兩方預料的是,即使是被準提接引簡化過的八九玄功,遍數兩方中人,竟然也無一弟子可以修行!

若不是三清親自檢驗過功法,都差點以為是西方二聖做了什麼手腳。

這八九玄功之所以跟九轉玄功一般難練,主要是因為這兩部功法都需要極高的悟性和機緣!

在三教和佛門中,高悟性的弟子數不勝數,但這機緣一說,卻是縹緲。

與這神功無緣者,連這兩部功法都看不懂,更別說學會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兩部神功不可言傳只可意會,所以雖然諸位聖人乾著急,卻沒有辦法像講道一般給弟子們大開方便之門。

何況,八九玄功的消耗雖然弱於九轉玄功,但對天材地寶的需求仍然巨大,強行培養門人學習只能說得不償失。

直到闡教封神期間出現了個半人半神血脈的楊戩,八九玄功在三教中才實現了零的突破。

楊戩身為半人半神,資質高絕,悟性超人,不過是在玉鼎真人的書庫中無意間翻到這部神功,就自行入了門。

再加上當時封神大劫來臨,楊戩作為量劫中缺一不可的重要主角,量劫的力量也推動著他的修為飛速的前進!

這讓闡教也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將楊戩作為三教二代弟子首席來培養,無數的天材地寶被元始天尊不計血本的投入到了楊戩身上。

楊戩也沒有辜負闡教的期望,封神期間優異的表現對得起元始天尊的投入,不過這也讓整個闡教的積累大多數砸進了楊戩這個無底洞中。

期間,元始天尊也曾想過向自己大兄老子,討要那顆九轉金丹來幫助楊戩提升實力,不過卻被老子拒絕了。

當時的太上老君已經憑藉自己高超的修為和對天道的認知中,依稀預感到三教的沒落,已經有了化胡為佛的打算。

自知即將欠下佛門因果的他,已經準備用這顆九轉金丹作為償還因果的代價贈給佛門,自然不會答應元始天尊的請求。

只能說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佛門因為他煉製九轉金丹而借走九轉玄功,三教又因八九玄功的原因強行攫取了佛門的功法,因九轉玄功而煉製的九轉金丹最終卻仍是落在了佛門身上,一個緣字,妙不可言。

羅棟身為前世之人,對這些往事自然知之甚詳,當他看到九轉金丹的那一刻,的確,他心動了。

但他更知道這顆九轉金丹對於孫悟空和太上老君的重要性!

那他就更不可能拿走這金丹了,不說太上老君指望這顆金丹用來償還因果,自己搶了猴子的金丹,就相當於接下了佛門與老君的因果。

單說孫悟空沒有了這顆九轉金丹補充法力,能不能練成他那火眼金睛和金剛不壞之體猶不可知。

“悟空,這顆金丹還是你來吃吧。”

搖了搖頭,不捨得將葫蘆又扔回給孫悟空,這金丹來對他來說,就是燙手的山芋,就算再:()我能無限刷神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