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章 千日琵琶百日箏,三絃一輩子學不成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和周航搭檔之後,孟孟有了當師姐的責任感。被師父敲打一番之後不敢再翹尾巴。

孟孟和周航搭檔不久,二人合作《雙字意》。兩人上臺先做自我介紹。“名氣不大,上臺來呢,得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是德雲社的一名小學生,我叫孟雲堂。站在我旁邊的這位老師,叫周航。”

臺下一大哥看臺上一男一女,又在相聲上沒什麼名氣,便開始起鬨,“老妹兒,唱段二人轉。”

孟孟沒想理他,周航回了一句“大哥我們說相聲的,劉老根在隔壁。”

底下大哥又喊“都一樣兒。”下面其他觀眾也跟著起鬨。

孟孟看場子壓不住,“誒,二人轉咱也會。”拿著手絹和扇子,開始扭秧歌步,“一唱裙釵女兒啊,唱的是崔鶯鶯~鶯鶯想張生啊~這掌聲也不知道去哪了。”下面觀眾響起掌聲,孟孟開始入活,“咱們學問大著呢,不光會二人轉……”

和周航在一起時間久了孟孟也沉穩了許多,辮兒哥和餅哥都有些意外,小妹好像變化很大。有種故作深沉的感覺,總是裝作老練。

孟孟把周航帶到師父家,跟辮兒哥和餅哥介紹認識。三個人搞了個小歡迎儀式,歡迎周航加入作死小團體。孟孟秀了一下吉他,辮兒哥秀了一下三絃。兩個人合彈意外的好聽,配合默契。周航看著瀟灑肆意彈著吉他的孟孟有些出神。

“誒呀,小辮兒和小孟兒彈的挺好聽,我也不會什麼,我給你唱一段。福字天來……”

“誒,哥哥哥,您饒了我們吧,就你那個嗓子別把鬼招來,一會兒唱的別墅塌了。”孟孟緊急攔住餅哥。

“我也唱的挺好聽的,這不是倒倉沒倒好嘛。”餅哥一臉委屈。

“哥,您能力不在柳活。我看二人轉裡總唱的擦皮鞋適合你。”

餅哥眼神一亮“是嗎?雙臂擺動,兩塊五一雙……”

辮兒哥看到不說話的周航。“你想嘛呢?”

孟孟和餅哥都看向周航,“師哥,這三絃,我能學嗎?”

“我得問問胡師父收不收你。你想學啊?”

“嗯。”

“沒事,胡師父不收你,我跟他撒潑,一哭二鬧三上吊。”孟孟拍了拍周航肩膀。

兩兄弟看著逐漸潑婦的妹妹有些一言難盡。妹妹好像被自己帶歪了。

三個人去幫周航講情,胡老師看著自己徒弟、德雲社小公主和公鴨嗓的燒餅在自己面前一哭二鬧三上吊,又看周航確實有天賦,選擇收下週航這個徒弟。(胡師父內心:倒黴催的這幫孩子。)

德雲社分了三個演出隊。郭老師一心把這三個淘氣的分開。欒哥擔任一隊隊長,雲雷被分到了一隊。嶽哥的搭檔孫老師擔任二隊隊長,嶽哥餅哥都被分到了二隊。三哥孔雲龍擔任三隊隊長,孟孟周航被分到了三隊。平時見面次數少了很多。

德雲社又見起色,三個人也很少作死,師父也能放鬆放鬆。

孟孟和周航開始專注磨合相聲,在生活裡也培養默契。周航帶著孟孟射箭,看著周航演示動作,孟孟一瞬出神,周航側身而立,會挽雕弓如滿月,目光如炬,鬆手,一支箭射中的不僅是靶心,還有人心,古代將軍突然有了畫面感。

輪到孟孟搭箭勾弦,周航站在孟孟身側指導動作。

安靜,專注的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與他的呼吸聲,避免不了的肢體接觸,讓青澀懵懂的孟孟臉上漫上紅暈,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周航挽弓的畫面。

孟孟帶著周航釣魚騎馬。孟孟和於老師馬場很熟,為了照顧周航,特意選擇性子不太烈的,最初二人並行,孟孟教九良理論知識。

孟孟提議帶著周航試一試策馬,二人共騎,孟孟拉著周航的手環住自己的腰,周航始終雙手握拳不敢碰觸毫分。孟孟緊夾馬腹,馬蹄趵趵,周圍風景失了真,感觸到的只有懷中人。

一圈過後,周航下馬休息。殘陽餘暉,孟孟策馬奔騰,瀟灑肆意,讓周航想起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小姑娘明眸皓齒不染凡塵。她好似林中鶴,超凡脫俗誤入凡世,可望而不可及,周航虛空一握,憑空竟生出些許自卑。

二人生活裡互相培養興趣愛好,關係進一步提升,孟孟也創作了一些小段子。兩個人風格不太一樣,孟孟是從小園子裡練出來的,表演形式多樣雜糅,周航是傳習社學的,表演典型學院派風格。二人雖有分歧,總是各退一步,輪換著演。

2011年孟孟18歲,2011年,值得紀念的一年,郭老師渡劫的一年。

1月29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