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4章 才思枯竭?反手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看到歐陽明不講武德,竟然仗著自己的人生經歷,直接寫出了一首悼念亡妻的詩歌。

一些觀眾甚至直接划走了,心想反正沈白必輸無疑了。

這場文人之間的“戰鬥”,也是時候告一段落了。

然而,電光石火之間,沈白卻忽然宣佈,自己也要寫一首悼亡詩。

這一刻,網友們沸騰了!

“不是吧沈白,你才多少歲啊,你悼念個啥啊悼念。”

“享受生活,享受年輕時光還來不及,哪裡懂得這種人間疾苦。”

“小子,不要強撐了,五指都有三長兩短,人不可能是全能的。”

“況且,人生閱歷這種事情與能力無關。”

“不是你想補齊,就能補齊的。”

“是啊,上一輪你已經贏了,這一次就罷手了。”

“給自己留點面子,不要輸得太難看。”

“更何況,這是輸給了歐陽明,不算丟人。”

面對這些言論,他們越是質疑自己,沈白就越是心潮澎湃。

他想到了前世一位著名的詞人,豪放派的代表蘇軾!

雖然蘇軾一向樂觀豁達,作品也是意象開闊,氣勢雄渾。

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憂傷的時刻,比如他曾經寫過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這一次,沈白沒有打字,而是用毛筆與宣紙,認真寫好了上闕與下闕。

他打算分兩次發出去。

……

一直關注沈白動態的那一波人,忽然傳來喜訊。

彷彿前線站哨的通訊兵,趕緊給歐陽明這邊通風報信。

與此同時,沈白的粉絲們也來了。

“大家快看,沈白的動態更新了。”

“發了一張寫著毛筆字的圖片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他真的寫了一首同樣型別的詩歌?”

“哎,這小子,骨頭是真硬啊,怎樣都打不到他。”

眾人定睛一看,赫然發現沈白寫的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這首著名的悼亡詞,真可謂是先聲奪人。

僅僅是開頭第一句,就驚呆了一眾網友!

“和剛才那一首一樣,第一句就有成為千古名句的資格。”

“十年生死兩茫茫,沈白這才多少歲,怎麼能夠寫出這樣的句子來?”

“難不成他虛構了一個人物,把自己代入,想象自己真的有一位亡妻。”

“牛逼,是個狼滅,開頭就是十年生死兩茫茫。”

“本來我還不服,看到這一句我服了!”

“千里孤墳這一句,與十年生死兩茫茫相互結合,分別從空間與時間營造出了淒涼哀傷之感。”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很愛他的妻子,哪怕陰陽兩隔,仍在擔心遇見了也不認識。”

“不得不說,沈白想象力有點豐富,敢想又敢寫。”

形勢一片大好,這還僅僅只是半首詞的威力。

見到此情此景,沈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

網際網路上,眾人議論紛紛。

此時此刻,除了歐陽明的粉絲以外,幾乎沒有什麼人在討論他的那首悼亡詩。

他跟沈白比起來,是有一些遜色。一個是螢蟲之火,一個是皓月光輝!

大家關注的,是沈白什麼時候放出下半首。

“白哥,怎麼才發了一半啊?”

“快點,我們要看一看下半首。”

“要不你和歐陽老爺子整個投票,看看誰的票數多。”

“不必如此,白哥這首詞我看大機率會贏。”

沈白裝作沒聽見,就想讓子彈再飛一會。

果不其然,這下子更多人坐不住了。

就連歐陽明,面對沈白的這首詞,也是壓力巨大。

他的肩膀彷彿分別扛著一座大山一樣。

萬萬沒想到,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以為沈白肯定寫不來這種體裁。

結果不到五分鐘,自己就慘遭打臉!

“不可思議,他真的只有二十一歲嗎?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切身的體驗。”

想到已故的老婆子,歐陽明有些哀傷,想到自己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