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0章 把悲傷留給讀者,把快樂留給自己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看到這些評論,沈白忍俊不禁。

又往下翻了幾頁。

“這本書讓人感到,一種迎面而來的壓迫感與深深的無奈!”

“主角的命運多舛,人生荒謬而又殘酷,太令人同情了。”

“我無法想象,寫出這種小說的作者,究竟需要有多麼深厚的文學功底。”

“要是他還活著,估計也得一百多歲了吧!”

“我敢斷定,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一定不會低於五十歲!”

“說不定,他那個時候一定窮困潦倒,內心充滿了悲傷。”

“一定是這樣的,這樣的好書往往都是作者嘔心瀝血的困厄之作。”

“奇怪,我都看了兩遍,怎麼還是沒有發現作者是誰?”

就在這時,帖子裡面又有許多熱心網友開始八卦起來。

按道理,這麼優秀的傳統小說,不應該被埋沒到現在。

甚至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廣大讀者心裡充滿了好奇。

然而,沈白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根本沒有人能夠扒出任何資訊。

這不是為了和李秋的打賭,而是一下子暴露這本書是自己寫的,會影響讀者閱讀過程中對這本書的評價。

畢竟,沈白實在是太年輕了,而且還活得好好的,活得非常精彩!

“看樣子,這本書的口碑還不錯,這個賭約我是贏定了。”

沈白勝券在握,再過幾天自己就公佈作者資訊。

“沈白,恭喜你,《活著》釋出不到一個月,網站評分高達95!”

蘇婉清興高采烈地發來祝賀。

……

另一邊。

李秋的《春行》也能在這個影音書籍網站上搜尋到。

同樣也有書名封面簡介與評分。

然而,他的評分七分不到,說中規中矩都算客氣了。

見狀,李秋心裡著急了。

自己寫的也是現實主義的傳統文學,而且描述了一個小人物走向大城市的故事。

怎麼跟沈白比起來,評分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如果說,評分證明不了什麼,為什麼《活著》的熱度明顯高於自己的作品?

剎那間,李秋慌了,只能拿出最low的手段。

那就是刷分!

一波又一波的水軍在蠅頭小利的驅使下,奔赴“前線”為李秋的《春行》刷分。

大量的五星好評,還有機械式的言之無物的評論出現。

表面上欣欣向榮,實際上破敗不堪。

然而,他的運氣不太好,也可能是請的水軍不行。

此番騷操作居然觸發了網站的反刷評機制!

飽含水分的評論被大量剔除,第二天醒來,李秋作品的評分又回到了。

這一幕,立刻讓李秋炸毛,整個人都差點崩潰了!

沈白知道,一切已經醞釀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他打算公佈自己的作者資訊。

論口碑論銷量,李秋再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了!

“通知公司相關部門,作者資訊可以公佈了!”

一聲令下,《活著》的書籍主頁,附上了沈白的大名。

這還不夠,甚至註明了出生日期!

這下子,整個書評區都炸鍋了!

沈白一看,整個人樂得不行。

……

《活著》底下的書評區。

“臥槽!網站抽風了吧,怎麼把沈白的名字標了上去。”

“我承認這個人寫過幾首古詩文,文采相當了得,但是你這不是胡鬧嗎?”

“他才多大啊,怎麼也得再過幾十年,才能寫出《活著》這種書吧!”

“起猛了,看到我關注的主播變成了傳統文學的作者?不確定,再看看……”

“我勒個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還真是沈白!”

“這麼說作者居然還活著?”

“他不僅活著,而且還活得很開心!”

“我們之前的判斷,就沒有一個是對的!”

讀者全都震驚了,更有甚者聽說沈白平時還開直播。

這下子就更加驚訝了,原來作者這麼時髦的嗎,還能上直播與觀眾互動?

這……這完全不符合他們對傳統文學作者的印象啊!

於是,大量的文學閱讀者湧向了沈白的直播間,毫不猶豫直接點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