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9章 滿分!沈白力挽狂瀾,龍國登頂第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高臺之上,沈白的舉動震驚了眾人。

“單車欲問邊,這……這還真是以單字開頭的五言律詩。”

“沈白說上一首是七言,這一首換成五言,他莫非真的能行?”

“這一句單車欲問邊,難道是將自己想象成了慰問邊關戰士的詩人?”

“不僅如此,屬國過居延,這一句寥寥數語,點名了此行的地點。”

“他真的,我哭死!居然胸懷天下,想到了那些鎮守邊關、保家衛國的戰士!”

“不愧是沈白,第一句就開了好頭,太厲害了!”

就連裁判也是連連點頭:“首聯就點明瞭出行的目的與地點,簡明扼要,非常難得!”

緊接著,頷聯一出,更是拔高了全詩的基調。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這一出一歸,正好相反,有點意思啊!”

“這一句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懂哥講一講?”

“我猜可能是借蓬草自比,寫出一種飄零之感!”

“大雁都是秋天向南飛,春天再向北飛回來。”

“這一句寫的是大雁飛回來,應該是春季,和上一首季節相同,但是多了幾分感傷。”

“沈白沒有在開玩笑,這小子原來真會花式作詞啊!”

“好傢伙,七言變五言,同樣是春天,卻能寫出截然相反的感受!”

漸漸地,眾人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僅僅只是一場比賽。

大家都沉浸於,沈白所構建出來的文學世界。

他們乘著一輛馬車,來到邊關慰問戰士,看到了飄零的蓬草與北歸的大雁。

心中湧起了幾分飄零之感。

……

沈白繼續吟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一句,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堪稱千古絕唱。

沈白選的這一首詩,出自詩佛王維的《使至塞上》。

王維的詩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面感極其強烈。

除此之外,富有禪意,往往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體驗!

果不其然,此句一出,就連在座的錢老都震驚了:

“一直一圓,明明用詞如此簡潔,蘊意卻是如此豐富!”

“如果是我,根本不會想到運用直字形容大漠孤煙。”

就在這時,臺下的田中次郎終於坐不住了,他起身說道:

“一派胡言,煙怎麼可能是直的?”

“沈白為了得分,已經開始瞎編了!”

“難道裁判就不管管嗎?”

聞言,最為權威的錢老發話了:

“小娃娃,你的見識還是太淺了,就讓他教教你,為什麼這麼寫吧!”

沈白心領神會,當即說道:

“大漠蒼茫,用孤與直形容煙,說明當時沒有風,煙才能直直上升。”

“這樣的寫法,類似於龍國山水畫,輕輕一點便氣象萬千,更能體現大漠的靜謐與沉寂。”

“如果你還不懂,建議多出門看看,我龍國疆域廣闊,你沒見過我不怪你。”

此時,龍國的觀眾們都聽出了沈白的弦外之音。

“哈哈哈,沈白是在嘲諷島國太小,田中次郎沒出過遠門,一點見識都沒有。”

“我也聽出來了,這小子真是皮啊!”

“說得好,蕞爾小國,也敢整天狗叫!”

……

屹立於舞臺上,沈白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煙是直的,日是圓的,一直線一曲線,剛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這樣的寫法,畫面感極其強烈,是將事物最抽象的特徵剝離出來,放在紙面之上。”

“如果你們看過我國的山水畫,自然就會明白了。”

三言兩語,便能讓眾人心服口服,驚歎於沈白深厚的學識與出色的才華。

“說得好,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而直字卻有表現了一種勁拔、堅毅之美。”

“沒想到,沈白對於繪畫也有研究,甚至將山水畫的技法融入了詩歌當中。”

“落日容易給人傷感的印象,而圓卻給人一種親切溫暖感覺。”

“有一說一,沈白真是鬼才,怎麼感覺他樣樣精通啊!”

“你們不說我還不知道,一說我發現畫面感確實非常強。”

“這一聯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將孤寂的情緒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