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二章 大寒日百官掛孝 上元節萬民祈福 (一) (第1/4頁)

加入書籤

三日後,清晨。

趙光義披衣而起,踱步來到御花園中,他每一步都邁得無比沉重,每邁一步總會想起這些年同符馨嬅經歷的點點滴滴,把他擾得心緒不寧。

這時王繼恩從園外走了進來,小聲道:“官家,國丈府中派人來報,三日前國丈符彥卿薨了。”這原本是一件悲傷的事,可他的語氣中卻絲毫沒有悲傷之意,似乎早就在他意料之中。

趙光義也只是點了點頭,臉上沒有半分波瀾,“唉,朕知道了。馨嬅都離世了,符國丈偌大年紀又豈能長久,無非早一日晚一日罷了。”他轉過身又對王繼恩道:“繼恩,一會兒你去告知會百官,朕因國丈之死要罷朝三日,讓他們都不必來了。”

王繼恩道:“官家,您哀悼聖人已然罷朝三日,若再罷下去只怕朝中生亂啊!”

趙光義苦笑道:“朝中生亂?若那些做晚輩的,做兄弟的真要作亂,朕縱然日日大朝,他們該作亂還要作亂。若他們無心作亂,即使朕日日不去上朝,朝中又能生出什麼亂子?馨嬅不在了,朕心中萬分悲痛,連罷六日也難平哀傷之萬一……”

王繼恩點點頭,正要去垂拱殿。可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忙問道:“官家,宇文延懿武功高強,又心狠手辣,您確定他在邕州不會再掀起什麼風浪嗎?萬一他勾結瞿越,豈非大事不妙?不如……”王繼恩說完,做了個手起刀落的姿勢。

趙光義搖頭嘆息道:“朕雖是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可要殺朝廷命官也要有確鑿的證據,不然難以服眾。朕之所以說宇文延懿是個人物,就是因為他做的這一切連痴兒都能看出是他所為,可卻偏偏一絲證據都未曾留下。他既能將權傾朝野的符氏一門徹底搞垮,卻又讓朕和滿朝文武無話可說,如果此人只是因痛恨符氏一族,才痛下殺手,而對朕並無二心,倒也算得上是位百年難遇的奇才!再說,馨嬅臨終前曾言宇文延懿不可,至於不可什麼,卻未及言明便即故去,朕又怎能輕易處置此人?”

王繼恩微微頷首,“那要不要秘密修書一封,叫趙普的妹夫侯仁寶幫官家好好盤查他一番,若真對官家忠心不二,日後官家也好傾心栽培。”

趙光義搖搖頭,“不必,修書給侯仁寶毫無意義,因為宇文延懿不會去邕州,而會返回洛陽。”

王繼恩一怔,不解道:“官家,現在世人都認定是宇文延懿殘害符氏滿門,若此時回洛陽便如同過街老鼠,他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去為國丈守靈吧?”

趙光義搖頭道:“你還是低估了宇文延懿。試想,他能從容不迫的除掉符昭信、符馨瑩,就連馨嬅那般遠見卓識竟也因他離世。這樣的人必有潑天的膽量,極強的心機,縱然朕與太祖只怕也遠不及他啊!”

王繼恩有些擔憂的道:“官家,萬一他真的以退為進,豈非要讓他逍遙法外了?”

趙光義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成竹在胸,“繼恩,有句話正好應在你身上,那就是皇帝不急宦官急,朕還沒說什麼,你倒先沉不住氣了!馨嬅既說宇文延懿不可,便無非是不可殺,不可留,不可用。無論是哪種,宇文延懿只要以退為進,朕便讓他守靈一輩子!”

垂拱殿內,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垂拱殿是皇帝朝見百官之地,自然沒有積雪,這白色來自於殿中百官身上的喪服。他們的服飾比雪更白,他們的心比雪更冷。符彥卿的死,牽動了整個朝野。多少人痛失老友,多少人哀悼前輩,哪怕符馨嬅是一代賢后,可她的死也遠不如符彥卿這般令百官心碎。

趙光義身上披著一件潔白勝雪的龍袍,與殿中的百官顯得渾然一體,臉上的悲傷也與眾人如出一轍。他以手扶額,目光掃視著殿中的群臣,聲音竟有些哽咽,“諸位,日前皇后、國丈先後離世,朕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而罷朝六日,以示緬懷。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朕今日只好強忍悲痛升朝理事,以慰太祖、符老將軍等為我大宋嘔心瀝血,操勞一生的諸位英靈!”

百官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道:“萬歲聖明!臣等願為官家肝腦塗地,以報聖恩!”

趙光義苦笑一聲,隨後把手往上抬了抬,“諸位都起來吧。”他的話音還未落地,一名小宦官手呈書信,緩步走到近前。王繼恩接過書信,雙手恭敬的遞給趙光義,趙光義展信觀看,似乎信上的內容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隨後趙光義手持書信,目光掃視殿中群臣,徵詢道:“諸位,此信是宇文卿家寫給朕的,他在信上說,聽聞義父符彥卿離世的噩耗,悲痛萬分,自願辭去一切官職為義父守靈,諸位覺得朕該不該應允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