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一章 舌綻珠蓮說遼主 反戈一擊奪宋城 (一) (第1/3頁)

加入書籤

數日後,遼國都城臨潢府。

臨潢府雖是一座城,卻被白音戈洛河一分為二,河岸南邊居住的大多是漢人,北邊居住的是契丹人。此刻雲子霄帶著僕從已穿過熱鬧的漢城,下了青石鋪就的臺階,踏著厚實的堅冰橫渡白音戈洛河。雲子霄手持旌節走在前面,任由河面上的微風吹動他的青絲,兀自眺望著對岸的皇城。

契丹百姓多住帳篷,只見城中的帳篷多得星羅棋佈,宛如大朵大朵的白雲從天而降,鋪滿了遼闊的大地。在這些帳篷之中有幾座磚石砌成的建築格外醒目,它們是遼國貴族、要員所住的府邸。在百姓的帳篷與貴族的石屋正中,眾星捧月般的屹立著金碧輝煌的皇宮,顯得與周遭景物有些格格不入,卻又渾然天成。如此景象、如此規模,雖不如東京汴梁那般富麗堂皇、莊嚴宏偉,卻別有一番塞外風光。

片刻後,三人踏過了白音戈洛河,循著臺階上了對岸。這時,有幾位身著契丹服飾的中年人迎了上來,為首之人朝雲子霄施了一禮,用一口流利的漢話道:“請問,閣下便是宋國派來的使者嗎?”

雲子霄微微頷首,從容至極的道:“正是,在下大名府掌書記雲子霄,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為首之人聞言一怔,和身邊幾人小聲議論了幾句,這才答道:“本王是上京留守,燕王韓匡嗣。請問宋國正使何時到達?”

雲子霄淡然的道:“在下便是正使,韓大人不必再等了。”

韓匡嗣面色變得有些不善,輕蔑的道:“什麼!就憑你一個小小的掌書記,也配和我大遼皇帝商討議和之事!也配勞煩本王親自來迎接!若你在開玩笑,就快把正使請出來,若此話當真,那就請回吧!”他說著一甩袖子,轉身就要返回皇宮。

兩名隨從聞言都不知所措起來,雲子霄卻一笑道:“韓大人,令尊韓知古博聞強記,想必一定給您講過晏子使楚的故事吧?”

韓匡嗣聞言轉過身,輕蔑的道:“莫非閣下是自比晏子,把我大遼比作楚國嗎?真是自不量力!”他說完臉色變得愈發難看,似乎隨時可能暴怒出手。

雲子霄卻不以為意的道:“正是此意,在下雖未必能勝過晏子,可貴國與楚國比起來,可當真有過之而無不及!”

韓匡嗣雙目怒瞪著雲子霄,一字一頓的道:“姓雲的,莫要狂妄!擺在你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滾回宋國,要麼本王殺了你餵魚!”

雲子霄見狀仍從容不迫的道:“燕王,令尊不過一介文人,昔日尚敢與家父於朝堂之上舌戰一二,沒想到你號稱文武雙全,卻如此膽小怕事,連帶本使上殿面君都不敢,何談統兵吞併我大宋。我曾多次聽家父提起遼國,他常說遼邦英傑輩出,無論哪國都難以與之爭雄,今日一看也不過如此。”

韓匡嗣氣得面色鐵青,連連跺腳。他腳下的地面都在顫抖,雲子霄卻依舊波瀾不驚。半晌,韓匡嗣才不忿的道:“也罷,既然宋國派你前來議和,就一定有派你來的道理,我現在就帶你上殿面君,本王倒要看看你有幾斤幾兩!倘若你敢在官家面前信口雌黃,我大遼就是你的埋骨之地!”

不久,雲子霄等人便隨韓匡嗣進了皇宮,兩名隨從自然在朝房等候,只有雲子霄懷抱旌節從容的緩步進入金殿。

此刻殿中立著許多朝臣,分文東武西站成兩排,幾乎人人都是聞名遐邇的重臣,無論哪個都是遼國的股肱。雲子霄對這些人根本不屑一顧,雙眼看向坐在大殿正中,高高在上的遼君耶律賢。

耶律賢年近三旬,生得文質彬彬,顧盼間英氣自現,顯然絕非等閒之輩。但不知何故,他神情間卻有種對萬事萬物都有心無力的感覺。這種感覺理應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才有,可如此神情出現在年輕人的臉上,總讓人覺得有些彆扭。

雲子霄朝耶律賢深施一禮,恭敬的道:“在下宋使雲子霄,見過大遼國主。”

“咳咳……”耶律賢還沒開口,便先咳嗽了幾聲,滿朝文武聞聲都投來關切的目光。耶律賢朝眾人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事,隨後才虛弱的道:“貴使免禮,你此來大遼所為何意?”

雲子霄道:“我是代表大宋前來與遼國議和的。”

耶律賢略一思忖,問道:“我大遼兵強馬壯,久有一統天下之意,而你們宋國重文輕武,正好給了我大遼天賜良機。不知貴使認為,我大遼有什麼必要與你們議和?換句話說,議和對我大遼又有何益處?”

雲子霄並沒有急於答言,只反問道:“國主想必也是明白人,定不願棋勝不顧家吧?”

耶律賢點點頭,有些猶豫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