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7章 倒黴蛋 (第1/3頁)

加入書籤

秋風寒,星子亮。

王濟仁出門時,在官袍裡頭加了一層衣裳,饒是如此,坐在馬車之中還是有瑟瑟發抖之意。都說秋高氣爽,可這雨重霜足,寒氣十足,今年恐怕又是一個難捱的寒冬。

索性宮中一夜無事,檢視了值夜的檔案之後,他在小童牽引之下,來到太醫院的偏殿之中,查閱今日修繕的醫書。

“去一趟陳太醫那兒,將賈家老太太的脈案拿來。”難得今日沒事,將事情交割了,也好安心等著過年。

院判的位置若是早兩年還有些想頭,如今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是。”

小童走到門口,卻聞王濟仁道:“罷了罷了。”長嘆了一聲,嘟囔著,“人都去了,看不看的,也不當什麼。”不僅人去了,百年大族也要倒了。

小童返回到王濟仁身邊,提醒道:“大人,昨日小趙姑娘跟著值夜,翻閱了這些掌記和書籍,還寫了不少貼條,就在紙簍中。”趙是大姓,光是太醫院中就有兩位趙太醫,趙陸只能用一個‘小趙姑娘’來區分。

意思是您要是想看點什麼新鮮的,可以看看這個。

“不錯。”王濟仁意會,當即讓小童將紙簍翻出來,明亮潔淨的靉靆掛在鼻樑上,覷著眼睛看了兩頁,當即決定邀趙陸前來,也到了瞭解瞭解這位‘門生’的時候了。

書案前,趙陸與王濟仁對坐,心下卻十分不安穩。

老太醫問了些方劑上的事,趙陸思索後給了回應,話語虔誠,但內容上牛頭不對馬嘴。

“我很欣賞你胡言亂語還理直氣壯的態度。”說罷又寬慰她不要緊張,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只當自己是隨口問問就好,還不忘打趣道:“這些都是你自己悟出來的?”

嘴上說著不要緊張,可出口的話語卻是一點兒都沒有分辨的餘地。

好在王濟仁說了幾句,便手提廢紙,有如長輩關懷提點,令趙陸漸漸放鬆下來。

“賈家那個小子,是你縫的?”

“是我與人協力。”趙陸謙虛應道。

話音剛落,於是小童送上來一隻兔子,以抱窩能力見長的兔子卻三個月沒有生崽了,太醫院的兔肉供給頻率都低了不少,如今提溜到罪魁禍首面前,兔子嘰了一聲,猛烈掙扎起來。

腹上剪掉的毛髮已經有新生的痕跡,掩蓋著肉粉色的疤痕,沒有開裂,沒有化膿,一如

王濟仁端端坐穩,神態認真,手舉兔子後腿,開始仔細檢視,每一眼都不忘與紙箋上的內容對照,慎重斟酌。

把人當豬治的胡太醫,又帶出來了一個善於劁牲口的徒弟,雖然把理論詳解得頭頭是道,但王濟仁還是問她,是不是準備去廩牲衙門高就。

嘶……廩牲衙門是專門管祭祀宰殺的地方,沿用了前朝廩牲署的大名,確實是天天和牲口打交道,這老頭兒,埋汰人有一套。

聽說寧國公府幾個男人已入了大理寺,出來的機率應該不大吧?難道為了救治而穿了寶玉幾針,都要被逮出來示眾嗎?她悄無聲息的開始給自己攢辯解的理由,結果一不小心對上了王濟仁微微翹起的嘴角,她遲疑了一下。

直到兔子被送出去,王濟仁摘下眼鏡,顯然是有幾分歡喜,“說起來,穆小王爺進京一事,陛下作何感想咱們不敢妄加揣測,但西大營卻是沸騰得很。”

趙陸有些訕訕,因為這些事離她太遠了,很難關心得到。

好在王濟仁不再貶損她。

直到一卷外派文書落到她手中,才後知後覺,明白了王濟仁提西大營是什麼意思。

……

寧國府的悲劇來得比較快,剛剛入冬,大街小巷的流言都在盛傳賈家族人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掠奪私產,毆殺佃農等許多罪狀。

知道的是大理寺找到的寧國府的罪狀,不知道的是連帶著榮國府一併罵呢。

趙陸聽了兩耳朵,忙不迭收了林魚的花紅,匆匆往城外去賃宅院,她就要去西大營做副手了,雖然聽起來很像發配,但王濟仁給了她一個承諾,若是醫女收編,必定第一個保舉她!

又是一根胡蘿蔔掛眼前,關鍵是這招數屢試不爽,畢竟這年頭一個小姑娘做什麼都不太安全,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誰都懂。

更何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趙陸堅信不疑。

腳踏車一舉面世,林魚蕩上了風口浪尖,賈政守孝之後就要升任工部郎中一職,為了上任就有成績,諸多奇技淫巧也在他的監視範圍之中。

林魚作為林之孝家的子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