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4章 仇人 (第1/2頁)

加入書籤

金陵的秋色遠不如北地濃厚,稀稀拉拉的紅葉居然也能叫如織遊人追捧,趙陸心下十分不解。

苛捐雜稅從古至今都是一項繞不開的創收行為,此舉一旦施行,百姓就像進了活釦的牲口,只剩下越綁越緊一條路。

“你回京城去吧,我這兩年也值班了十來畝田地,加上你和姐夫的,回去也什麼都不愁,何必……”趙陸苦口婆心,生怕兩口子被套牢在金陵,她們是外地人,若是開刀,必定是首當其衝的那一波。

而趙三沉著眉頭,安安靜靜地為她炒一鍋拔絲地瓜,姐倆之間的氣氛看得劉平眼睛痛,藉口收玉黍乾脆地躲了出去。

“上個月地動,好在傷的不是咱們這處,只是百戶親自來遊說,這糧是非交不可。官府也說為了賑災,朝廷的救濟遲遲下不來,這地租就得漲……六兒,若是今年走了,過去兩年豈不是白乾了?”趙三終是忍不住,對著妹妹吐槽起來。

一千兩銀子南下,如今兜裡滿打滿算不過兩千餘兩,大家都是苦日子過來的老百姓,趙三也做不出那等剋扣口糧的扒皮行為,再結了今年的工錢,跟兩年前有什麼區別。

地租漲了,可這紅薯已經是她種出經驗了的莊稼,金陵溫暖,產量是京城的一倍還多,唾手可得的豐收就在眼前,任誰也說不出回頭這樣的話來。

趙陸一時間沒了法子,哼了一聲。

“這些都是京城種紅薯的經驗,你收好。”那是一封嵌了斷親書的北地紅薯種植方法,裡頭更有京城的房契田契,流水線有鬼刀照看,三五年不會有什麼意外,但更多的情況,誰說不準。

她面上帶了無奈,啃著紅薯,平靜道:“此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京城,你倆要好好的,勢頭不對,寧肯虧損,也不要冒進套牢了,早點回京去。”

她不敢將自己已經黑戶了的訊息告訴趙三,百姓自來一怕生死,二怕官府。這戶籍就像是一本出廠合格證明,若說如今變成了廢紙一張,不知道趙三得擔心成什麼樣。

“你是太醫院的人,為官府辦事,去到天涯海角也不必怕。”趙三十分樂觀,心道六丫頭的擔憂雖有些道理,但眼下總歸還不到那一步。

豪強欺壓百姓,總要有個過程吧,期間見勢不對再說。

她想得很好。

趙陸鼻孔裡撒氣,不肯理會,便轉而言它,說起再南下,便可途徑益州,那邊山高水長,倒是有一番不同於江南的好景色。

“說起來,你以前服侍的那賈家,聽說就有個姑娘嫁到了益州,如今賈家抄家,她恐怕會受牽連,你路過益州的時候小心些。”別被牽連了,因著趙陸的緣故,趙三兩口子倒是對賈府格外關注。

“是大房的二姑娘,陛下也說禍不及出嫁女,應該不至於牽連。”趙陸想到那個小心翼翼的姑娘,忙搖頭,道,“行了,不和你說了,我天黑前得回船上,搞不好要連夜出發的。”

短暫一敘,說起來最多的不過是注意安全,身體康健。但這樣光明正大相見,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都不一定了。

想到這,趙陸有些傷感,離別前強打笑意道:“你那個燉豬蹄的豆子是芸豆麼?還有沒有?挺好吃的。”

下山的牛車上,趙陸帶上了一大包吃食,蒸制後曬得糯糯的紅薯幹,白玉似的芸豆,壓成貓兒雀兒樣式的糖球……趙陸面上漾起笑意,心道這兩口子,賺錢的勁頭比起自己來不遑多讓。

“六兒!一路順風!”趙三站在山頭,突然捂上肚子大喊一聲,見趙陸抬頭望她,她雙頰緋紅的補了一句:“等你回來做姨媽。”

也不知道趙陸聽清楚沒,只見她明快地揮揮手,身形漸漸隱入綠雲之中。

“不是說還沒確定嗎,你就這麼說出去了?”劉平站在身後,面上有些忍俊不禁。趙三不用回頭,巧笑嫣然地靠了上去,那是對另一個人的絕對信任。

她笑意未改,抿了抿唇,倚在劉平的肩頭,平坦的小腹在這一刻被寄予厚望,只聽女人輕聲道:“我覺得八九不離十的。”

“好好好。”劉平笑吟吟的,夫妻倆攙扶著往回走,男聲穩重道:“六妹妹的擔心不無道理。況且先頭咱們也說好了,若真有了,你就回京城去養胎,剩下的事情我來處理。”

……

逃跑計劃實施起來,總是很難平靜,趙陸大包小裹的上船,元春正在窗前觀星。

搖曳的萬家燈火襯著忙碌的港口,奔波的嘈雜人群不分晝夜,趙陸摸了摸對著水坑摹的一張平平無奇的臉,宛如游魚般穿梭在人群中,亮了鏢局自制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