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1章 赴金陵 (第1/3頁)

加入書籤

“師父,你說得對,浪費吃食就是不惜福。”

芳官沮喪的跟在雲珠身側,一改先前哽著脖子的硬氣模樣,張牙舞爪的小丫頭難得露出一副柔順樣子。

“你說得對。”雲珠對於這種能屈能伸的性子不算討厭,歸根結底大家是一類人,若是能互相拉扯著把日子過好了,那也不枉費相識一場。

與三個官對視一眼,過去幾日邦硬的氣氛緩和下來,一本正經的樣子,惹得大家都捂嘴偷笑。雲珠將手裡的雞蛋換了一隻手提著,這才往臺階上一步,扣響了門上的木環。

“正說起你,快進來快進來!”但開門的卻不是趙三,是胡夫人。

“胡夫人安。”幾個小的見是熟人,紛紛鬆懈下來,陸續打起招呼。

見四個小蘿蔔頭,胡夫人不由得眉開眼笑,對雲珠說道,“喲,你們吃飯了不曾?”

怪道一見面就說吃沒吃飯,幾人進了屋,幾番熱絡之後才曉得,趙三兩口子準備跟著胡夫人南下了,家裡別說吃的,連水缸都已經倒空,蒙上了一張草蓆與雜物們堆在牆角。

“原以為等不到你出來了,還想著怎麼和對門張家託付鑰匙留給你呢,菩薩保佑,咱們還見得上一面。”劉平笑著看趙三與趙六抱成一團,親親熱熱的樣子根本顧不上解釋其它,便替媳婦兒說起項來。

還不忘將包袱上的一個小盒拿出來,胡夫人見狀,便帶著三個官說是去隔壁拿些東西,留下趙三兩口子與雲珠三人在屋內敘舊。

“早知道咱們不省那幾個門房的賞錢,早些遞信也好商議一番。”聽聞要跟著鏢局南下,雲珠心頭又是憧憬又是猶疑,趙三夫妻倆白丁一對,斗大的字不認得一籮筐,也就是銀錢上的賬還算活泛。

這一計較就要去金陵做糖廠的生意,怎麼叫人放心得下呢。

“幸虧小六兒你說不要寫信,這樣大的訊息,我倆又不會寫字,還得去請代筆先生,若是碰上有心人,豈不是走漏了風聲?還是如今這樣當面說為好。”劉平將小木盒子攤開,裡頭是十兩銀子與房門鑰匙和兩張契書。

通通遞到雲珠手上來。

“這是什麼?”房產契書她認得,那別的呢?

夫妻兩個對視一眼,趙三先紅了眼眶,哽咽道,“此一去,我最舍不下你,可你姐夫也說,機會轉瞬即逝。”

劉平接過話頭,補充道,“我倆帶著這兩年的現銀積蓄南下金陵,成與不成,只這三百兩銀子的生意,若不成,這處房子和郊外五畝土地,就是咱們家往後的底氣。”

趙三悄悄白了男人一眼,說得這麼嚇人做什麼!嚇到小六兒可怎麼辦。

“這房門鑰匙和契書放在你帶在身上,你出門也好有個落腳處。也是為了防止我們出門在外頭腦發熱,萬一見利眼紅做出傻事來,再後悔莫及。”她說得十分自然,卻是一副安排後事的樣子,將雲珠的心高高提起。

“誰和你們說金陵有生意可做的?萬一……”資訊不發達的時代,賺錢的渠道訊息是有壁壘的,遠在京中的普通人想要蒐集到這些門路,就不是一件易事,更遑論在其中抓到商機。

萬一賠了,傾家蕩產是小,小命不保也是有可能的。

“你看看你,這麼半天都沒說到重點!”趙三嬌嗔著埋怨劉平。

劉平喘了幾口大氣,到底癟癟嘴,嘀咕道,“我還以為你說了呢。”

“你說什麼?”

“沒什麼。”劉平對妻子一副蠻橫模樣哼了一聲,這才帶著滿面笑意說道,“你三姐說你們從前種過紅薯。你在國公府裡不曉得外頭的事,糊塗,不是,胡大夫,胡大夫來信說,金陵要徵召一批專門種過紅薯的農夫,若是有能力的還可以租賃土地,刨去要收的稅,剩下的按照五文錢一斤徵收呢!”

這倒是個巧宗兒,水患不絕,饑荒不止,紅薯產量大週期短,在歷史上可是對抗饑荒的利器。

這麼說來,趙三夫妻倆此去,有官方扶持又有民心所向,就算有地痞惡霸……

呵呵,有官方撐腰和背書,哪路地痞惡霸敢上前生事?如此,賺錢可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你們有多少本錢?”雲珠對上趙三,帶著幾分自己都沒有察覺的直白。

劉平哽了一下,趙三知道他是不好意思了,便道,“一百七十兩。”

當初賣方子的錢不少,雖沒胡亂花用,可一番安置之後也所剩無幾了。就這一百七十兩,裡頭還大半都是夫妻倆今年起早貪黑走街串巷賺的呢,趙三說著也有些侷促起來,不由得解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