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6章 唇亡齒寒 (第1/2頁)

加入書籤

周漾被文兒等人召到大乾的朝廷,對於之前的爭吵感到不屑。

周漾冷靜地看著大乾女帝如何處置這些事情,心裡琢磨:朝廷都這麼混亂了,如果是在大武,這些傢伙早就被砍頭了。

大乾女帝猛地一拍桌子。

她的臉上滿是輕蔑。

你,私通商人,提供庇護,少交賦稅。

你,寵愛小妾,虐待正妻。

你,把大部分家產給了庶子,對嫡子卻不分毫,等於讓他淨身出戶。

你,把嫡女的好婚事換給了庶女。

你,國家法律不允許妾室扶正,你卻無視法律,真的讓她上位了。

那些被女帝點名的人,臉上冷汗直淌,連話都說不出來,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見這些人不敢吭聲,大乾女帝就直接剝奪了他們的官職。

女帝怒氣衝衝地離開了朝堂。

文兒看到周王冷眼旁觀,也輕輕一笑。

召見周王是女帝的命令,她自然不敢違抗,畢竟查出侍郎用藥讓妖獸失控的功勞多半歸功於周王。如果不給點獎賞,也怕被他們背後議論。

於是,大乾女帝把他們都召進皇宮裡。

在議政殿內,女帝平息了自己的情緒,微微閉上雙眼,調整呼吸。

只見議政殿的幾個丫鬟走上前,輕聲呼喚女帝。

“女皇陛下,文女官帶著周王來了。”

大乾女帝的眼睛微微閃爍,多了幾分光彩。

周漾來到議政殿,今天他沒有帶上徐忠恭,而是給他時間去懷念並肩戰鬥的戰友。

文兒領著周漾進入議政殿,看到大乾女帝端坐在龍椅上,或許是因為朝堂上官員們的爭吵讓她心煩,此刻女帝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

周漾知道他佈置的人留下了線索,但他表面上裝作毫不知情,問:“今天女帝陛下展示的東西,似乎有點眼熟,怎麼感覺像是大坤國的東西?”“怎麼?女帝陛下想聯合大坤困住本王,一起吞併大武朝嗎?”

大乾女帝的臉色一僵,她的本意是讓兩國開戰,自己好從中漁利,怎麼會親自出手?

“怎麼會呢?朕從未有過這種想法。”

“那女帝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抓捕侍郎時,他被人救走,朕的手下拼死拿到的東西……”大乾女帝深深嘆了口氣,臉色有些恍惚,“朕原本以為他們救走侍郎是為了保住他的命,沒想到……沒想到是為了殺人滅口。”

“原來是這樣。”

周漾彷彿明白了所有的事情,臉上多了些瞭然的神色。

“周王的表情……”

“沒什麼。”

周漾的語氣輕鬆,彷彿在回憶般講述著話題。

“女皇陛下,本王這裡有兩件事,想和女皇陛下分享。”

十九

“嗯?周王爺要講的故事是什麼呢?”大乾女帝被周漾的語氣勾起了興趣。

“本王想給女皇陛下講的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每天白天放牧,晚上把羊趕到用樹枝和木樁圍成的羊圈裡。

有一天早上,牧民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有個洞,夜裡狼從洞裡鑽進去,叼走了一隻羊。

鄰居勸他:‘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洞吧。’

可牧民卻說:‘羊都丟了,修羊圈還有什麼用呢?’ 他沒聽從鄰居的善意建議。”

“第二天清晨,他又去放羊,結果又發現少了一隻羊。狼又從那個洞鑽進來,又叼走了一隻羊。”

“牧民這時非常後悔,沒有認真聽取鄰居的勸告,及時修補。於是,他趕緊把洞堵上,加固了整個羊圈,使它變得堅固無比。”

“從此以後,牧民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過。”

大乾女帝聽完這個故事,臉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周漾接著說:“這個故事提醒了本王,犯錯或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能避免再犯錯誤,減少更大的損失。” “再來講第二個故事,本王曾是山賊,我所在的山頭旁邊有三個也是佔據山頭為王的山寨,我就稱它們為山賊一、山賊二和山賊三。”

“原本它們相安無事,但山賊一想佔領山賊三的地盤,不過必須透過山賊二的地盤,而山賊二自然不會輕易讓山賊一得逞,因為那會經過他的地盤。”

“山賊二也擔心山賊一趁機奪走他的地盤。於是山賊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