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章 諸多勢力糾葛 (第1/2頁)

加入書籤

箱子徐徐開啟,內裡的書信排列有序,還有一些物證靜靜地躺在紙張上。

大臣們目睹此景,皆瞠目結舌。

武雉眉心微蹙,說道:“將所有物證移至御書房,朕會逐一核查。朕不信我朝忠臣會與邵王勾結。”

話畢,她環顧四周的大臣們。

眾人目光中充滿驚訝,證據確鑿,但女帝的反應卻顯得有些出乎意料。

戶部侍郎只是靜靜注視著武雉,他本應是最質疑的人,此刻卻選擇了沉默。

他靜靜地等待女帝的下一步指示。

大臣們面面相覷,從彼此的眼中讀出了困惑。

武雉宣佈:“此事重大,不可草率定論,暫且退朝,明日再議!”

聞言,大臣們齊聲高呼萬歲。

……

御書房內。

武雉揉著額角,臉上顯露出憂慮。官員遇害本非小事,一夜之間二三十位官員遭屠殺。

而且家中幾乎無一倖免。

這一點讓武雉感到極度不安。

但她明白,唯有這樣的手段才能穩固她的皇位。

若是周漾所為,一切都是為了她。

相比之下,華山雙蟒是江湖人士。

他們出手殺人反而更為穩妥,因為他們有前科,且被殺的官員皆為貪腐之人。

然而,朝廷中的官員又有幾個清白?

不結黨營私已是給這位女帝留面子了,更別提貪汙枉法!

僅憑這二人的行動,武雉預感朝廷上恐怕又要掀起一輪流言蜚語。

……

翰林院。

太師薛文正坐在椅上,臉色鐵青,手不自覺地緊握著茶杯。

顯然,他在朝會上親歷了這一切。

然而,他從未料到事情會演變至此。

外廳的大臣們低著頭,竊竊私語討論此事。

薛文正身邊的一位官員小心翼翼地開口:“太師,今日朝會上的情形都記錄在這了。”

說著,將一個小本子放在薛文正面前。

薛文正深深吸了口氣:“周漾今天上朝了嗎?”

官員苦笑回應:“周王未曾臨朝,女帝似乎已事先佈置好了。”薛文正聞言,面色略顯凝重。

女帝竟也開始展現手腕了嗎?

刑部的舉動讓薛文正頗感驚訝。

他們一向視女帝為單純的少女,

易於擺佈,易於駕馭。

但現在看來,朝堂上的變故十有八九是出自女帝之手。

她直接將官員與邵王勾結的罪名坐實。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局勢已超出控制,愈發複雜。

薛文正握著小冊子,猶豫不決。

他沒有翻開,反而環視其他官員,問道:“各位皆是翰林院的大學士,對此事有何見解呢?”

此言一出,官員們的目光頓時變得深邃。

他們無不渴望得到太師的青睞,

一旦得償所願,仕途將平步青雲。

此刻在翰林院的,除了學士,還有其他部門的官員。

尚書、郎中,乃至更多人在此聚集。

他們對今日朝堂的變故都心存疑慮。

於是,追隨太傅太師一派的人紛紛聚攏過來。

一位年輕的儒生上前答道:“稟太師,學生以為,今日朝堂危機四伏。”

“文臣各立門戶,武將則傾向周王。”

“周王向來是女帝的堅定盟友,但他今日缺席,暗示著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處理。”

眾人期待的神情轉瞬變為無奈。

這道理何需多言?

“然而,諸位是否思考過,刑部侍郎為何突然亮出所謂證據?”

“陛下又為何迅速收回那些物件?”

儒生繼續闡述。

然而他的問題並未觸及核心。

薛文正的面色逐漸陰沉。

他未料翰林院中竟有如此無能之輩。

難道翰林院也開始腐化,步麓山書院的後塵嗎?

眾人正失望之際,他又言:“恐怕這一切都是陛下一人的安排。”

“她深知邵王的威脅,既要剷除邵王,又要壓制朝中的異議之聲。”

“因此,她選擇了果決狠辣的手段!當然,周王在背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就是周王缺席的原因,他在處理後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