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3章 同門之戰 (第1/2頁)

加入書籤

"師兄,果然是你!"名尚與旋踵疾步下山,兩人挺身擋在趙梁大軍之前,目光直指偃師,語氣中夾雜著驚訝與責問。

偃師淡然一笑,從容回應道:"哦,師弟,多年未見,風采依舊。我聽說你現在已是軒轅閣的核心人物,想必機關術造詣早已非昔日可比。"

名尚面色凝重,厲聲質問道:"師兄,你不是早已歸隱山林,遠離塵世紛擾了嗎?為何今日竟會助紂為虐,幫助趙梁來攻打我們軒轅閣?你可曾記得師傅的教誨,機關術應用於守護而非屠戮?"話語間,名尚眼中閃爍著失望與不解,昔日同門情誼似乎在這一刻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偃師聽完名尚的話後故作一驚,然後對名尚說道:“啊喲!師弟你言重了,我並沒有幫誰或者不幫誰,想當初師傅教授我們《機關要術》之時,攻篇交給了我,守篇交給了你,所以打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倆師兄弟就註定要有一次機關術上的對決。”

名尚目光堅定,語調激昂,對偃師嚴詞駁斥道:"我看你所謂的歸隱,不過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師傅傳我們機關術,初衷是用於守護蒼生,而非成為自相殘殺的工具。你可知,你今日所助之人,乃是對軒轅閣乃至整個天下虎視眈眈的趙梁?我們軒轅閣始終秉持著以黎民百姓福祉為己任的原則,如今天下動盪不安,三苗、東夷對夏王朝虎視眈眈,趙梁卻在此時率兵侵犯,無異於雪上加霜。師兄,你若能在此刻保持中立,不插手此事,便是對天下蒼生最大的福祉。你可曾想過,你的一念之差,可能會導致多少無辜生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名尚的一番話擲地有聲,字字如針,直戳偃師內心,將軒轅閣的理念與天下大義展露無遺,同時也對偃師的行為提出了嚴厲的質詢,迫使他直面內心的矛盾與抉擇。

偃師聞言,仰天大笑,眼中閃爍著狡黠之色,戲謔道:"哈哈哈...師弟,你看來頗為緊張,難道真怕我破了你的陣嗎?"

名尚目光如炬,鎮定自若,反唇相譏:"怕?師兄未免太小覷師弟了。若今日師兄執意助趙梁一臂之力,我名尚定當全力應戰,領教閣下高招。但若我僥倖勝出,還請師兄遵守承諾,返回隱居之所,從此不再插手此事,如何?"

偃師臉色一沉,沉聲道:"好,如若今日我破不了你所有的陣法,我便自行離開,永不再過問俗世之事。"

"師兄言出必行,我銘記在心!"名尚冷冷回應,隨即示意旋踵,兩人身影逐漸淡化,直至完全消失在偃師眼前。

名尚與旋踵離去之後,偃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繼續操控機關木頭人深入陣中。詭異的是,自從名尚出現,木頭人前進的方向竟再未觸發任何箭矢。趙梁見狀,誤以為道路已安全無虞,遂下令全軍緊跟木頭人,繼續向前推進。

然而,偃師心中亦覺此事蹊蹺,正欲制止時,卻為時已晚。只聽得"嗖嗖"之聲不絕於耳,無數竹箭如暴雨般從四面八方疾射而出,目標直指趙梁大軍,而那機關木頭人卻毫髮無損,彷彿被無形的屏障保護起來。

箭雨突降,趙梁的部隊瞬間陷入混亂,士兵們紛紛躲避,傷亡慘重。眼見局勢失控,趙梁無奈之下只得緊急下令撤軍,隊伍狼狽不堪地退回離橋山十里外的山下,匆忙安營紮寨,試圖重整旗鼓。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疑為趙梁的攻山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

"閣主,名大師與旋踵回來了。"一名下屬疾步而入,向姬澤北稟報。

姬澤北聞聲抬首,目光迎向剛踏入大殿的名尚與旋踵,關切詢問:"名大師,情況如何?是……"

名尚神色凝重,打斷了姬澤北的疑問,坦然回答道:"回閣主,來犯者確為我師兄偃師無疑。幸虧我及時佈下箭陣,已將敵軍逼退至離橋山十里外的山下。他們眼下雖無法立即攻來,但以我師兄的機關術造詣,恐怕不久便能找到破解之法。此事因我而起,給軒轅閣帶來如此麻煩,實屬屬下之過。"

姬澤北聽罷,沉思片刻,目光深邃,語氣堅定道:"名大師無須自責,此乃我軒轅閣與敵軍間的較量,你與偃師的恩怨不過是其中插曲。如今敵軍雖暫時受阻,但形勢依然嚴峻。我等需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至於如何應對偃師,還請名大師與諸位同僚共商對策,務必確保我軒轅閣萬無一失。"

名尚正欲屈膝請罪,卻被姬澤北眼疾手快地扶住,他語氣懇切地對名尚道:"名大師,此事與你毫無干係。偃師雖與你師出同門,但畢竟非親非故,他選擇輔佐趙梁,那是他個人的選擇。如今,我們面臨的對手是趙梁及其麾下的勢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