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3章 滿地找牙 (第1/2頁)

加入書籤

龍博身邊有邀月和憐星兩位絕色美女相伴,他享受著無盡的福氣,感覺自己彷彿掌控著世界,又沉醉於美人的柔情之中。

在一次漁村的戰鬥中,龍博一劍掃平了所有敵人,連巨大的戰艦都無法抵擋他的力量,直接化為塵埃。然而,他又目睹了眾多生靈遭受苦難,即使他見過無數死亡,那些悲鳴、詛咒、慘狀、罪惡的面孔以及求饒的卑微,都讓他深深體會到生死的衝擊。

這種生與死的鮮明對比,震撼了他的心靈。即使他內心堅定,也無法掩蓋內心的震撼,有同情、憤怒、悲傷,還有恐懼。這些情感在他心底積累,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如同陰陽兩極。

這兩種心態在他的內心中衝突、交融,如同鳳凰涅盤般激烈。直到有一天,他攀登上了崇山峻嶺,領略了天地的廣闊,化身為神龍翱翔天際,這兩種心態最終融合為一。

於是,他變成了現在這個灑脫不羈、玩世不恭的自己。也因此,在面對趙雲、鐵心蘭等人時,他會表現出一種無視世俗倫理的邪氣,甚至會對鐵心蘭說些挑逗的話。

要知道,原來的他並非如此。雖然他對世俗倫理並不太在意,但行為舉止還是很有禮貌,從未出格過。

“哈哈……”龍博笑著搖頭,“不提這個了!人都會變的,對吧?我現在很疑惑,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邊說邊示意。

趙雲和鐵心蘭還在發呆,小魚兒接過了話題:“正如公子所見!這些人都是來爭奪寶物的。”

“爭奪寶物?”龍博皺眉。

然後,他轉頭看向湖中央隨風搖曳的含苞白蓮,問:“是指那個嗎?”“沒錯!”小魚兒點頭。

這時,趙雲回過神來,她接著小魚兒的話向龍博解釋:“這裡是武夷山北段,位於大明東南重鎮溫州以西千里外的丘陵地帶!”

“武夷山?難怪!”趙雲的話讓龍博恍然大悟。武夷山是神州東南最大的山脈,南北走向,由於這個世界與原來的世界不同,這裡的武夷山比原來的世界要龐大得多。

山峰直插雲霄,而且向四周延伸的支脈也非常龐大,這也是為什麼龍博上岸後能看到許多山脈像巨龍般自西向東進入大海的原因。當然,這只是地形方面。

在文化上,武夷山也獨具特色!如果說秦嶺終南山是道教的聖地,武夷山也毫不遜色,山上遍佈著無數的道教觀和廟宇,給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感覺。“武夷神嶽!”龍博心中不禁生出敬意。

他遠遠地看著遠方被薄霧籠罩的山嶽,雖然看不清具體的形態,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蒼茫雄偉,忍不住喊了一聲“神嶽”。這座山脈,確實配得上“神嶽”的稱號!

“什麼?”趙雲一愣,問道。

龍博搖搖頭,轉移話題:“沒什麼!你繼續說,我在聽呢!”“好的!”趙雲點頭。

她繼續說:“這座湖叫做鏡湖!”

“鏡湖的名字由來無人知曉,但可能與湖面的平靜有關……你看,不管有沒有風,湖面總是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說著,她指向鏡湖。

順著她的手指望去,果然,湖中央的白蓮在風中搖曳,但湖面依舊平靜,沒有泛起一絲漣漪。

但這還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按常理,即使白蓮離開了水面,只要它在搖曳,就一定會帶動蓮莖晃動。只要蓮莖晃動,水面不可能沒有一點波動。

但事實上,無論白蓮怎麼搖曳,別說遠處的水面,就連連線蓮莖的水面也沒有一絲漣漪。這……神奇嗎?

從始至終,湖面平靜如鏡,雖然清晰可見,但從未因其他因素產生漣漪,這大概就是“鏡湖”這個名字的由來!“真是神奇!”這時,有人附和道:“鏡湖的名字我已經聽過上百遍了,但如果沒有這小姑娘說,我都沒注意到這些!”這是一個老頭。

他說話時有意無意地看著龍博,似乎對這個少年很感興趣。老頭身邊是一位老婦人。

老婦人彎腰駝背,乾癟的嘴唇張開,只剩下幾顆潔白的牙齒,看起來讓人擔心她說話時牙齒會掉下來。她的眼神混濁不堪,雖然她盯著鏡湖,但人們不禁懷疑她是否能看到三尺之外的東西。只見她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說著話。

“是啊!”“如果不是這小姑娘提醒,這麼多人聚在這裡,也沒人會注意到這座湖的異常!嘿……聖蓮不簡單,這座湖也不簡單呢!”“的確,的確!”“阿婆!”

這時,龍博開口:“這裡眼看就要爆發大戰,必定會有無數屍體!您老這麼大歲數,還是快點離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