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1章 戰事之下錢糧先行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爺,錢莊乃是天下錢物匯聚之所,世面上物價高低不只是以物多物少來決定,也看的是世面上錢多錢寡,若是銅少,自然銅貴,若是銀多自然銀賤,依貧道來看調控錢貴與否的鑰匙就在於錢莊!”

“你是說透過錢莊來影響天下流通銀錢的數量?嗯……?”鎮北王眼睛猛地一睜,摸了摸下巴,開始琢磨起來,然後又抬頭看了看王非敗,結果發現王非也敗正看著他,便一邊擺手道:“繼續,你繼續說!

“王爺,當今天下到錢莊存錢都是要教一筆儲蓄費,以作為代為儲存的費用,就是不交這比費用可要是反過來錢莊給儲戶利息呢?”

“給儲戶利息?”鎮北王倒吸一口氣,這給儲戶利息他還真是頭一次聽說,竹簾後面的身影似乎也是有了一點觸動。

“王爺,這錢莊說起來複雜,但若是簡單裡說收入可以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從儲戶那裡收錢,用作代為儲存的費用;另一部分就是把手來的錢借貸出去,換取高利!既然錢莊以儲戶的錢來生錢,那就不只是簡單的儲存,就是儲戶不交儲蓄費其實錢莊也是賺的,所以給那些長期儲存的儲戶以利息才算合理。天下攘攘皆為利來!而這作為天下錢財流經的節點‘錢莊’來說,錢莊給儲戶的利息低,錢莊存錢越少,錢都借貸了出去,天下錢多;給儲戶的利息高,錢莊存錢越多,借貸的都想辦法往回收,自然天下錢少!”

“不錯!這樣說的話,確是可以影響天下錢幣的價值,還有呢?””王非敗一番話,為在座的包括鎮北王在內的三人開啟了一個從未有考慮過的視角,一時間無數的想法在心裡冒出,但鎮北王還是要先聽一聽王非敗怎麼說。

“王爺,之前銅鈔,銀鈔的發放都是中州那邊,作為不方便攜帶銅錢和銀子的代替,但現在北地的紙鈔發放再不能讓南邊說了算了!至少要做好雖是替代的準備!”

“說的好,還有嗎?”鎮北王雙手一合讚道。

“王爺,貧道現在也就這一點想法!其它的還沒有——”

“近期幽州缺糧,相信你也有所耳聞,對這糧草,你怎麼看?”雖然王非敗有些推辭,但鎮北王是不打算放過王非敗的,因為他寫的像是《金戈鐵馬》之類的小說裡已經暴露了很多,就算是紙上談兵,鎮北王也想聽上一聽。

“王爺,以長期來說應該找到產量大且適於幽州的作物,還有就是南邊,雖說路斷,但潭州到底是產糧大州,就算我們只佔了天星山那一小部分也不應該荒廢。”

“那只是遠景,解不了近渴!”鎮北王說著搖了搖頭。

“回王爺,貧道來時未有準備,一時間也沒有太過奏效的辦法,不過以貧道來看,對於在暫時無法立馬開源的情況下,那只有調集雲州、澤州糧草,同時頒佈法令用以‘節流’,應該對糧食買賣實行管制,如果可以可以在民間實行糧食配給制!”

“管制?實行糧食配給制?什麼意思?”

“王爺,這糧食本身就是關係到存亡之物,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時期。目前守當抑制糧價,在貧道看來就是朝廷應以戰場艱辛為依,用強力的手腕直接限定糧食的最高價,同時規定每一戶,每一人每月能購買的最高數量。其實不只是配給制,我翻閱律法,發現我們炎華在國家危難之時未有明確的律法以應對這一特殊時期,有的都很零散……”王非敗按照心中所思所想,將一些前世戰時的做法講了一下,但實際上鎮北王他們會怎麼做,還得看朝廷的掌控力,各大門派的支援度。

聽著王非敗的講述,鎮北王不時地也會提一些問題,這一談就花了一天的時間……

到了夜晚,王非敗離開後,鎮北王對著左邊的竹簾雙手一拱,“陛下,以為如何?”

“不愧是小說宗師‘搬運者’卻是有大才,只是按他說的,這一出手會不會引起動盪?”

“聽王道長所說,微臣細思,確有可行,尤其是這高利貸一策,正是為陛下立下民生根基之策!”

“皇叔,你真正這麼想?可這以低息取代高利貸怕是阻力不小啊!”

“這個陛下儘管放心!高利貸者主因在幽州本地人,對付這些人,正可借用跟隨陛下一路北來幽州的那些人,由他們按照新規建立錢莊,以低息站穩腳跟,壓制本地,重立秩序,陛下只要給些支援就好。”

“皇叔,你這樣支援外地人,不會因此讓幽州這邊的惡了皇叔?”

“陛下,微臣只是秉公而行!”

“秉公而行?那王非敗的‘糧食’一策,皇叔又有什麼執行之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