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5章 一切即一開心路 (第1/2頁)

加入書籤

“怎得一個‘無’字?”王非敗沒想到慧海反應還挺快的。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臺下的霍慶龍是聽得糊里糊塗,尤其是慧海這一句,他不由得看向葉青愁,卻發現他聽得很認真,便問道:“我說葉青愁,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之前好多都聽著費盡,這會兒又冒出這麼一句來!”

“霍慶龍,你以前不是聽過人辯經,對這佛門的經文應該熟悉啊?”

“我聽過,不意味著有志要學它!快點,給我說說,她到底什麼意思?!”說著霍慶龍就把手放在桌子上咚咚的敲了敲。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句話詳細解釋,有很多涉及佛門的傳說,但如果拋去,簡單來看,那‘我相’說的就是自我;‘人相’是對別人的看法;‘眾生相’,就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不再分別了,但是把所有的生命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佛、菩薩,一類是眾生;‘壽者相’,指的是有一個命根,這個命根要比我相、人相、眾生相都要微細得多,沒有你、我、他的分別了,但是有一個存在、活著的相續的感覺,永續長壽。”

“這些詞單個的意思你說的我都明白!可那慧海為什麼會說這一句?”霍慶龍雖然初步理解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句話,可慧海尼姑要表達的意思,他卻不依舊太明白。

聽霍慶龍這麼說,葉青愁翻了個白眼,才繼續說道:“這慧海大致上是說,對於種樹,對於為貧苦人找活路這事情,她是沒有站在任何的立場上去考慮的,也沒有在意什麼功德,普度的說法,只是站在當下,需要這麼作而已!”

“這些和尚,尼姑就會弄些玄虛!”霍慶龍說著不滿的搖了搖頭,不過凡是與神、佛、仙、魔這些概念有關,卻是少不了玄虛的時候。

“好了!別說了!”

“怎麼?我說句話還不成?”

“轉頭,往身後看!”葉青愁說著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霍慶龍身後。

“往身後?”霍慶龍順著葉青愁指著的方向轉頭,便看到好幾個人對著他怒目而視,似乎是他剛才的話讓這幾個聽到的人不高興了!

“唉……”霍慶龍只能嘆息一聲,抬頭繼續聽著臺上兩人在那裡辯論……

臺上隨著雙方對早上講述內容的進一步提問,王非敗對於《金剛經》、禪都有了更進一步的領會!這也反映到他學的道經上,所謂觸類旁通,就是如此。對於修煉者來說,越是修煉到高深處,越是明白心境對自身的重要性,王非敗現在要做的就是藉著辯經為自己以後的修煉做準備,退去內心的雜念,明悟本心,將自己的思緒理順,心境變得圓潤無暇,只有這樣之後在修煉觀想,修煉精神法門的時候才不至於被意外而來的雜念迷惑,對自身力量的掌控造成不利影響。

不過王非敗不得不承認,即便有前世的加持,他要在對‘空’的理解上勝過慧海尼師卻是不易,而且這講經的過程中,慧海明顯有幾次因為他的話語有所領會!

想了想,王非敗伸手指著自己的皮肉說道:“苦生苦滅,我因受傷而痛,因煩而惱,因不平而怒,何如?”

“無我!”

“世間眾生皆苦,故而而叩佛,可曾‘無我’?”

“未曾!道長可曾‘無我’?”

“貧道無我而有我!”

“何為有?何為無?”

“‘無我’不是直入無邊寂靜彼岸,‘無我’是無視這一路風雨,雖千萬人吾往矣!‘有我’是真金百鍊,苦難亦如蜜糖,慘淡當可直面!”

“何為真金?”

“求我所求,愛我所愛,亦不悔咦!”

“南無阿彌陀佛,道長佛性使然,如何不入彼岸?”

“心有寂靜,身入紅塵,當直面而非避出!”

“此為大恐怖!”慧海說著一嘆,她知道王非敗透過和她的辯論中已經堅定了某些自己的想法,他不會因為世間醜惡和苦惱而遁入空門,而是要直面一切,這與大部分信眾、弟子的做法不同!雖說佛門是要你降服自己的內心達到無我,進而無苦無痛,但這裡面其實各有各的理解,就是佛門弟子也沒有幾人是真的因內心強大、胸懷寬廣而無苦無痛?真到了具體問題,幾乎都是迴避真實,來保全自我,這也是佛門的矛盾!比如受了情殤遁入空門,被人騙了遁入空門,官場失意隱居山林,受人詆譭進而多一片清淨,那個是一往無前,雖千萬人吾往矣?

王非敗看著慧海,突然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