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章 欽差查賬府衙忙 (第1/3頁)

加入書籤

隨著一群、群人離開幽州城,在不知不覺中讓幽州城也跟著變得寧靜,但對於此時城主府和府衙的人來說不管走了多少人都沒區別,因為欽差劉文文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賬。

方文清將桌子上一堆文表都看完,便伸出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分別按在有些發疼的太陽穴上揉了揉,他看了眼欽差劉文文住的方向,不自覺的腦子裡閃現出劉文文在查賬時候的交代——

“這查賬是個大學問,老夫身為欽差,這裡做了些表格,你們參照這個拿去填吧!”

“敢問大人,這是什麼表?”

“這是一個做機關的墨家門派請數家的人幫著研究的,專門用來記賬的一種表,今年年初被人推薦到了朝堂之上。這種表比我們以前記賬的方法要便利不少,你們看——分成格子,每一列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這麼填寫下來,哪裡有問題就比較清楚。”

“大人,這——”

“這也是朝廷的意思,以後這種表會推廣到所有州城,你們就抓緊看,抓緊填,爭取一個月內都按要求填寫出來!不懂的問我身邊的這位蔡先生,蔡先生是數術大家,你們填表遇到的問題都能解答。”

……

回憶到這裡方文清就覺得一陣陣頭疼,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些表的填寫時間直接從十年前開始排到現在,一張套著一張,從金錢來源到金錢用途,從買賣明細再到當地需求,一項項列的很清楚。好不容易,手下的填完了,他也看過了,結果每一個填完的,都要列新的表,將是什麼時候的支出,什麼時候消耗的物資,都要弄得明明白白,雖然知道不現實,但方文清也沒有辦法完全拒絕!

到了後面,又要求需求和支出的誤差不能太大,官府採購用具的物價不能和當時的物價填寫表有分歧,有分歧就是有問題,有問題就要調查……

可以說,每張表之間都建立了環環相扣的模式,它們之間都是互相聯絡的,這讓方文清也費了不少的腦細胞!畢竟最後他都要簽字確認。

若只是填表也就罷了!接著就是拿著這些表和那些與這表有關係的商戶一一核對,一一清查,面對劉文文手中的聖旨,還有八方門的配合。沒辦法,方文清只能在這之前趕快和商家打好招呼,算是將大部分都勉強混了過去!

“方大人。”

“同大人你怎麼過來了?”

“我這不過來看看,你們這邊的表填的怎麼樣了?”說著同文廣在方文清的書桌旁坐了下來。

“同賢弟,同刑房,你覺得這表這些天就能都填寫完?他這表環環相扣,你買的物資比當時的物價貴——有問題,太便宜——也有問題,哪那麼容易!?不過好在大的窟窿都補上了,他就是挑毛病也就是小毛病。不過,好在你我都是老資格了,皇帝又是個念舊的,加上你我在朝中的人脈,只要好好應對,應該不至於為這些小毛病革你我的職。”方文清當然清楚當朝皇帝念舊的這個毛病對治國的弊端,一般一個人在一個職位上沒大錯是不會換人的,最多罰些銀錢之類。而這才是他們這些官員需要的,他們需要這樣一種懶政,對於他們這些下面的官員來說這裡面卻是有太多的空子可鑽。

“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同文廣看著方文清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哪裡不對?”

“方兄,你想啊!往年的互市你我都要去邊境以示重視,但現在互市因為穩定邊境早開,而你我卻因為這些表被絆在這裡。”

“那你說怎麼辦?現在這些表暴露出來的小毛病也不能不理,要是沒個好的由頭,指不定也能捅婁子;尤其是你的辦案,聽說有幾件案件已經被提出了異議。”

“這倒也是;說我判的輕重不合規矩!”同文廣說到這裡也是頭疼,他斷案一直小心,一般就是有所偏袒也不會做的很明顯,但做得多了,做的長了,總有大膽些的時候。這大量的案件一對比,尤其是和其它州的案件審理一對比,他同文廣的斷案明顯對害人者普遍判的比較輕,受害者照顧不夠;還有幾個案子強行以證據不足結案了。

“不止是你,我也有這個問題。”

“那你說怎麼和欽差解釋這個問題?”

“怎麼解釋,我原來也沒想明白,不過我前幾天不是去了一趟醉花樓,那個芸香倒是提醒了我。”

“怎麼提醒?”聽見方文清說芸香,同文廣有了點八卦的心思。

“那個芸香說,同兄你處理輕的那些人可都是有學識的,這些人可比普通人更能幫您治理好幽州!?你聽聽,就是這一句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