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3章 方府納妾姚家姑 (第1/3頁)

加入書籤

方府臺納妾的日子總算是到了!一大早上整個城裡都很熱鬧,這已經是方府臺納的第十九個小妾了!

雖然這幾年各種宴會,連續納妾影響了方府臺的升遷評級,但對現在升遷可能早已不大的方府臺來說只要保住官位就好。自從方府臺娶第一個小妾發現隨禮來錢來得快,他就越來越熱衷這項活動,而且在朝廷法度的極限範圍內,只要是能舉行的活動,他幾乎都做過,也是本朝在此項法度上管理不嚴,據說這給州官以上隨禮不超一千兩隱含的問題早有法家的人提出,但卻總是改不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在我們方府臺的帶領下當地人也是有不少人家越來越愛面子,越來越愛舉行各類宴會,隨禮攀比的風氣也是漸漸起來。當然作為一方州官,方文清要是參加,大多時候的賀禮都是本人墨寶。

一大早上,城裡熱熱鬧鬧,連花魁遊街之後因為陰雲和風雪不見了的太陽也露了出來,陽光照射而下在這冬日裡帶來了一絲暖意。

一位位幽州城有頭有面的人物都準備好了一份最大面額一千兩的隨禮,但對有些人也不只是這樣,至少有幾家的裝隨禮的信封似乎是某種珍貴金屬製成,怕是信封的價值已經是超了千兩,還有些人送的是書,書裡面加一張特製的書籤或是暗藏夾層。

在方府裡面招呼來人的方文清,知道這隻能是填補虧空的手段之一。對於方府內部的佈置方文清也在不斷地注意著,今天新增的很多僕役都是府衙或是八方門的人,就等著夜含香出現,只是這帖子裡夜含香要偷的究竟是什麼?這夜含香帖子裡不明說,人也難以判斷;不過方文清也不怕,這些天他早已將有影響、貴重的東西,在外面有守衛的前提下秘密收了起來。

回想起自家從青衣真人那裡得到的朝廷要派欽差來幽州審查的內幕訊息,方文清不得不感慨這些走私的膽子之大,人面之廣;雖然對青衣真人的目的有所懷疑,但他們早已經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方家以前也算是書香門第,雖未有人做官但也是教書育人頗有名聲,到了他方文清這一代卻大都不成氣候,丟了教書的擔子,只是胡來,每年消耗日漸龐大,方文清這些年來大半所得都寄往了老家,購置田產等生財之物。而平時老家一族人都風雅非常,日常花銷根本降不下來,賬面上也就是勉強的平衡,要一下次抽出大筆錢財填補虧空除非將自家鋪子、田產抵押;可這比方文清在這邊想辦法更加難以實現。而上次方文清回去老家那邊他的幾個孫子也都要婚配了!可以說一大家子不僅不能支援方文清,還要從他這裡繼續汲養。本來方文清也想將老家的子嗣招來幫自己,也算是想辦法把他們安插進官場來,可惜沒有一個願意和他在這幽州苦寒之地待著。

“老嘍!只能趁著活著多置辦些!兒孫自有兒孫福!”準備著自己新郎官服飾的方文清嘆息一聲,回想起過去:老家的兩個兒子一文一武都是請名家教授,小時候很乖他便也一直慣著,等到大了,他也升官被派來這幽州做府臺,兩個兒子卻以學業為由沒一個願意跟著來的,這麼一來夫人也只能留下來看顧著兩個兒子,免得有什麼意外!現在這幽州府內宅是他來這裡娶的平妻劉氏主持,劉氏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自從知道自家老爺的想法之後,方家在幽州的這位夫人劉氏除了想辦法要求自家老爺要顧著點這邊,給女兒置辦些嫁妝。最後在本地花了近萬兩銀子,置辦了三個鋪子和兩個莊子就再沒說什麼,到是比老家的一幫子要懂事。至於一眾小妾也就是圖個新鮮,圖個一時的清快!整個後宅的強烈需求,也讓他沒有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修為。

這納妾來往的賓客自然不少!不僅有幽州城的各級官員、富戶;還有一些遠道而來的城主,地主,武林人中也來了一些,比如武林世家秦家。幾年前,月朝寶藏之前大丐幫事發的時候,正是這秦家人聯合其他武林人士蒙面秘密的將本州的大丐幫分舵一窩端了!讓事後反應過來的方府臺在救回自家小妾的同時,也少了一個可以抄家發財的機會;也為這事裡夫人劉氏因為新娶小妾騙他的事情發了個大脾氣!

而方府內宅,此時正有一個穿了一身紅豔豔的盛裝,卻始終不肯打扮的姑娘在那裡哭哭啼啼。這姑娘正是這次方大人要娶的小妾,一邊的方家二,不!大夫人劉氏正在勸說。

對劉氏來說自家老爺早就不行了,那裡清的和稀湯一樣,進來一個小妾,過了頭兩年那個喜悅新鮮的勁頭,沒有子嗣,也就是一個普通的陪房丫頭,她也當這些小妾是這麼用的,可以說劉氏還是很有手段!只是老爺有時候對那些小妾興頭起來了,或是小妾纏著不放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