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6章 門派流傳小說家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霍慶龍被家人許可離開天封城後,王非敗考慮到月朝寶藏的風波已經平復的差不多了!便在徵得槍仙同意後帶著自己的《嫁衣般若功》和《苦志傲骨經》新推演出來的部分回了趟清源觀,和師兄、師姐、師父、師叔們團聚了半個月……

“青虛師兄,這小子的武功真的來自異人傳授?”

“師妹!不管是不是都不重要!不論是《苦志傲骨經》還是《嫁衣般若功》都是大氣磅礴,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是《嫁衣般若功》還有伏魔之效。這孩子,從小就比一般人聰明,也確實有不同於常人之處,但這又如何?他是我青虛的弟子!”

“也對!這孩子,不管有什麼奇遇,都是他自己的收穫。”青月真人點了點頭,不管王非敗武功來歷,但既然能將自己從記憶裡記起來的功法送與宗門,就已經說明了很多,至於其它留待以後再說……

自此,王非敗每年都來回於清源觀和天封城之間,練武、寫書、學醫、授徒等等不一而足,也是過的愜意。

王非敗三個弟子除了賈常缺在吃苦上差了一點,莫常笑和方缺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對《苦志傲骨經》很多錘鍊意志的動作和修煉方法都能忍下來,即便將他的筋拉的嗷嗷叫!王非敗在一邊也是陪著練了練,雖然《苦志傲骨經》不是他主修,但既然交給徒弟,自家也是要有一番體驗才好教,這也是磨練自身意志的需要,因為他所選擇的核心功法不論那一個從背後的含義考慮,深入其中都能感到一股不屈的意志,頑強的鬥志。

生活的愜意和武學的修煉,讓王非敗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諸子百家。這諸子百家在歷代流傳之中,流派眾多,思想紛呈,在百家發展的中後期,還誕生了幾個不出名的百家流派,這其中之一就是小說家。

小說家的傳承一直不溫不火,最初誕生的時候也不能成為世人修行、治世、生活的指導,其最初成果大多隻是作為整理文章,做文章的註腳,引言;後來又多了野史、寓言、人文描述和江湖小道訊息的一部分;最後則向著寫新故事,記錄人情風土,真情真性,演史書外之情事為主要發展方向。千百年來小說家雖然描寫上是一絕,也從事寫字、繪畫等工作,但核心的小說卻發展緩慢,故事大多是些隨筆或是傳說,難於有大的突破,一直到了月朝後期才有人寫出了獨立於基於現實的短篇故事。

小說家發展到王非敗出生的時候,雖然描寫人情風土很是入神細膩,但卻沒有多少流傳千古的精彩故事小說;但後來民間出了個筆名叫做‘搬運者’的小說家,這個月十萬字,下個月又是二十萬字,十來年裡出了十幾本長篇小說。人們觀其小說,發現其進步很快,開頭描述上還有缺陷,字詞也有使用錯誤;但很快就博採眾長,用字細緻精準,還革新了寫作手法,更發明了叫做白話的平民化寫法。這白話寫法由開始的民間流傳,文人牴觸,到後來一書難求,一時間筆名‘搬運者’的小說家成了眾多小說家模仿的物件。

面對‘搬運者’的小說,小說家們也是五味成雜,一方面小說家的發展在‘搬運者‘的帶動下,逐漸有了那麼一絲百花齊放的味道,另一方面‘搬運者’的小說是由雜家的代表門派‘百曉堂’作為發行機構。雖然百曉堂本就和小說家互有合作,他們每個分舵也都有自己招募的小說家和說書人,但最厲害的小說家不再小說家自己的門派,還是讓他們感受到了不舒服!‘百曉堂’一個雜家的代表之一,現在居然在小說發行上超越了小說家自己的門派,你說這如何是好!?於是小說家們開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尋人之旅,任你藏得深,也不及我探的妙!他們靠著努力突破了百曉堂部分人為了獨佔利益立下的一道道遮擋,透過對各地書籍首發時間的分析,將‘搬運者’所在範圍縮小到了雲州和澤州,在透過一番調查後更是確定了可能的人選……

經歷多年努力!在王非敗十五歲,剛從清源觀住了幾天回到天封城的時候,小說家們找來了!

這一日,王非敗剛帶著寫好的稿子一進嘈雜的百曉堂大廳,就聽到有人高聲說道:“是他吧?”

“是他!從秘密渠道傳來的畫像就是他沒錯!”

“是他!”

“是他!”發現說話的人都看著自己,圍了上來,一雙雙眼睛裡面有著狼一樣的熱切,王非敗趕緊提起真氣,做好準備!

“見過大宗師!”聲音整齊劃一,洪亮有質。

洪亮的聲音把王非敗驚的連連後退,可問題是身後也被圍住!在驚訝中,看著這一群圍著自己的人,他們身著華衣或素衣,穿著打扮不一而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