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章 捆禾挑禾 (第1/2頁)

加入書籤

成熟的水稻收割後,一般在水田裡曬個半天后就會捆起來,或者收割完畢後把水稻捆起來,又或者是一般收割稻穀,一邊進行捆綁。這裡的人們管這叫“捆禾”,一個人或多人都可以完成整個“捆禾”過程。

一般來說,“捆禾”需要到一個大盆子,可以是盆子,也可以是鐵製大盆或鋁製大盆,具體就看家裡有哪樣的大盆了。這麼說吧,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的大盆子,小時候給孩子洗澡的。為什麼選擇大盆來進行捆禾呢,外婆說是怕拿稻穀的時候掉落太多,浪費糧食。

開始捆禾了,外婆把用兩小把稻穗打結而成的“捆繩”放到木大盆裡,九月就把收割好的稻穗抱過來遞給外婆。外婆整理了一下就把稻穗放到木大盆裡。有時候忙不過,九月自己也會把稻穗擺整齊了放進去。當稻穗擺的差不多的時候,一般一捆15斤左右,外婆就會拉緊“捆繩”的兩頭,打上個捆禾結,這樣一捆稻穗就捆好了。九月再負責把捆好的稻穗搬到稻田的某地地方把稻穗一捆一捆疊起來,不一會兒,一個稻草堆就擺好了,也是方便下一步的“挑禾”工作。

外公告訴九月捆禾結束後,接下來就是要“挑禾”,挑稻穀。他們要把這些捆好的稻穗從稻田裡挑到就近的打穀場。“這個是禾架,待會我就把稻穗一捆一捆放進去,外公老了,不能挑那麼多了,一個禾架放上六捆就行了。”

外婆交待著:“待會你們放稻穗,記得不能是同一個方向哦,有穀子的向外,另一捆就要換相反的位置,保持一下禾架的平衡,要不然半路掉出來就不好辦了。”

外公接著說:“這個你應該不陌生了,扁擔,到會用來挑禾。挑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田間到打穀場,這個路程有幾十到百來米的,也有三、四千米的。”

說著,外公就把兩個禾架都裝好了稻穗。只見他綁好禾架上的繩子,打個結,直接穿進的扁擔兩端。半蹲著身子,肩窩頂住扁擔的中間部分。他紮好馬步,一手要扶住扁擔,另一手撐在大腿上,腰和手一起使勁,肩膀再往上一頂,一擔稻穗就挑了起來。等起身之後,他慢慢地調整一下擔子的重心,然後往前走。

外婆說:“如果挑稻穀不會用使用巧勁,扁擔硬舉都沒過上肩的,一旦滑下來,臂膀或者胸膛就會收到損傷,這沒有十天到半個月,那個傷好不了。你外公以前就捱過,臂膀受過傷。”

外婆說:“九月,你好小,禾架你是用不了,你直接拿著這根扁擔挑吧!”

“外婆,我怕我挑不起,感覺好重呀!”九月慌忙回答道。

外婆接著說:“又不是讓你挑很多,一個扁擔頭一捆,我不捆那麼多給你,一捆就十斤,兩邊就二十斤,肩上挑二十斤還是可以的,你要相信我自己。”

“好吧,我試一下。外婆,我要怎麼挑呢?”九月不好意思地問。

“你蹲下馬步,注意雙手平持扁擔,左手用力把扁擔尖頭插進稻穗裡,稻穗橫著放吧。不能太上或太下,要不然中途不小心落散,你不會捆禾就很麻煩了。待會你還要半路休息的,如果稻穗豎著,就不能放下來了,會掉不少稻穀的。”

“左手扁擔頭插好稻穗後,用點力把它舉起來,半高不高的地方就好了。”接下來,右手迅速把扁擔插進另一捆稻穗,然後喊一'起'!這個時候的扁擔是橫在手臂上。這時就要學一下怎麼上肩。”

“你將稻穗平擔在手上,等穩定後,雙手向上一抬,同時右腿膝蓋迅速上抬頂住扁擔,配合雙手借力將稻穗上舉到一定高度。上半身要往下傾一點,肩頭正好接上舉來的稻穗,這樣省力又不讓肩膀受上。”

“九月,你按照剛才外婆說的,試一下。”

九月提著扁擔插好兩捆稻穗後,利用拼蠻力扔上肩頭了,挑著20斤的稻穗的扁擔硬著橫在肩頭上,雖然痛但也不害怕。

看見九月挑起了稻穗,外婆也緊跟放好了自己的稻穗上了肩膀,她看著九月說:“挑禾不僅是需要力氣,還需要有換肩的能力。”

“什麼是換肩?”九月一邊走著,一邊問道。

外婆說:“換肩是指挑禾走過一段路程後,肩膀累了,肌肉受損就需要及時休息,就要換到自己的另一邊肩膀上。簡單來說,就是剛才我們挑禾的時候是左邊肩膀壓得比較厲害的,待會要換肩,就要換到右肩上,可能壓住右肩的重量就會比較多。”

到了換肩的時候,九月才發現自己只能是右肩受力,左肩根本承受不了多大壓力。然後只能硬著頭皮,把稻穀挑到打穀場上。幾回下來,她的小肩膀就受不了,喊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