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章 捉蚱蜢 (第1/2頁)

加入書籤

捉蚱蜢是童年暑假裡最開心的事情了。每年一放暑假,村裡的孩子都會出動一起去捉蚱蜢。九月原本以為上初中了,這樣的童年的樂趣就會離她而去。但小表弟的四歲,她的13歲,一大一小還可以繼續童年的樂趣。

(一)

只是那個以前跟在表哥表姐後面的小九月長大,現在由她帶領著一幫小娃娃一起去捉蚱蜢。小時候捉蚱蜢的記憶慢慢浮現在眼前。

九月清楚地記得,蚱蜢有幾種顏色:灰色的、黑色的、綠色的……大蚱蜢像粉筆一樣大,小蚱蜢小的你差點看不見。它的兩條大腿粗壯又有力,當有人一走近的時候,它馬上蹬開兩腿,張開翅膀逃走了。

(二)

那是一年級的暑假,去大姨家裡玩。小表哥那天剛好有空帶九月去田野裡玩。九月特別開心,逛著逛著就草叢邊,她發現了一隻她以前沒有見過的蟲子。她小聲地詢問小表哥,“小表哥,那棵草上面有一隻白綠黃的昆蟲,長得有點像蚱蜢。”小舅舅認真地看了一下,告訴她:“那個就是蚱蜢,只是平常很少這樣顏色的蚱蜢而已。”“小表哥,您看那隻蚱蜢的身體好小呀,可腿好長呀!我好想把它捉了,可是我不敢捉,我也不會蚱蜢。你幫幫我!”九月拉扯了一下小表哥的衣角,眼巴巴地望著他。

小表哥說:“好吧!這個捉蚱蜢不能像撲蝴蝶一樣。你要輕輕地走到它身旁,最好不要驚動它。如果被它發現了,一定不要動,要迷惑它,讓它以為我們只是看一下它而已。然後蹲下身子,緊盯著蚱蜢,慢慢靠近,用手照準它一捏,這樣就可以捉住它了。”小表哥說完後,立馬給九月捉了一隻蚱蜢。九月見了小表哥手上的蚱蜢,連忙接過來把它放進一隻塑膠瓶裡,還不忘誇了一下小表哥,“小表哥,你好厲害呀!一下子就捉住一隻蚱蜢了。”小表哥都害羞地摸了一下自己的頭。

小表哥告訴九月,捉蚱蜢還有其他技巧。當發現蚱蜢時,一定要輕手輕腳地靠近它,靠近蚱蜢的同時也要慢慢地伸出雙手。當兩手要靠近它時,突然雙手合攏,蚱蜢就被夾在在兩手中間了。一定要注意手掌之間不能捂得太緊,要不然蚱蜢就被拍死了,露出一點縫隙就可以了。

九月在草叢裡開始搜尋蚱蜢的蹤跡,不一會就發現一隻趴在草叢裡的蚱蜢。她急忙走過去,剛要上手,那蚱蜢好像發現了她,立馬蹬腿,張開翅膀飛到另一邊了。九月看了看小表哥,小表哥示意她要慢一點,要偷偷地向蚱蜢靠近。九月按照小表哥剛才說的方法,她輕輕地走過去,等接近蚱蜢了,她慢慢地蹲下,手這會輕輕地抬起,迅速地用手一捏,一隻蚱蜢被九月捉住了。

九月終於捉住了一隻蚱蜢,她學會了捉蚱蜢,她太高興了,連蹦帶跳的。她望著瓶裡的蚱蜢,心想:原來捉蚱蜢也是很簡單的,只要掌握了方法,一定會捉到它的。

(三)

自從那一次學會捉蚱蜢後,九月就加入了“捉蚱蜢小分隊”。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她都會跟著大部隊一起去草叢裡捉蚱蜢。

學校的操場上有一片空地,每年都會長出綠綠的草,男孩子喜歡在草地裡打滾。但也少不了被老師們說上那麼幾聲。草叢裡會有不少綠色的蚱蜢。它們的顏色和草一樣,有時候壓根就沒有發現它的身影。

下課了,同學們都喜歡去草叢裡捉蚱蜢。他們捉蚱蜢比上課還要專心。有的同學彎著腰認真在草叢裡找蚱蜢,有的同學直接跪在地上或乾脆趴在地上尋找著蚱蜢的蹤跡,還有的同學不停地用手撥開草叢翻來覆去地找蚱蜢。

九月班裡有幾個特別喜歡捉蚱蜢的男孩子,九月和他們的關係很好,畢竟九月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和男孩子都處的來。他們下課後,捉到的蚱蜢還不忘記給九月發一個,惹得其他女同學都羨慕不已。

“牛哥”是九月的隔壁家表哥,他每一次出手,就能捉上十隻八隻蚱蜢。有的膽子小的同學,不敢自己去捉蚱蜢的同學,看見“牛哥”捉住了蚱蜢,就會跟在他後面,祈求他給一隻蚱蜢。

有次上課鈴聲響了,“牛哥”還在草叢那裡捉蚱蜢。估計有點著急了,只見他張開雙臂,撲通一聲撲倒在草地上,還摔了一個大跟頭,但他還是笑嘻嘻的。等下課了,他偷偷告訴九月,剛才他把一隻蚱蜢壓死了。哎,這個“牛哥”壓死了蚱蜢還那麼高興。

(四)

今年暑假,九月在家裡寫作業。小表弟就跑過來,鬧著要九月帶他去玩。架不過小表弟的哭鬧,九月就安慰地說“弟弟,等姐姐寫完作業了,再帶你去田裡捉蚱蜢,好不好?”小表哥一聽到說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