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章 海城故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出發海城了,一路上幾個孩子都是嘰嘰喳喳,一起憧憬著接下來的幸福生活。妹妹和兩個弟弟今年也有半年沒見媽媽了,他們也很想念媽媽。這次終於一家人有機會團聚,一起生活了。

九月開口問道:“你們幾個誰去過海城了?”“兩個弟弟去過了,他們還小的時候。如果你想知道海城怎麼樣,估計他們也說不多少的,還不如問爸爸呢!”妹妹說道。

姐妹倆一起問道:“爸爸,海城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呢?”“海城是打工人嚮往的地方,它是一座繁華漂亮的城市,在這裡,只要你努力工作,就一定會賺到錢的。等有了錢,我們就可以蓋新房子;等有了錢,我和你媽媽就不用那麼辛苦去打工,可以和你們一起生活的時間更多。”

“海城有數不清的高樓大廈,有一座座大橋,有各樣格式的車輛,有煙火氣息的早市,還有燈火通明的夜市,更有無數年輕人的夢想……”

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九月他們一家人就到了海城。剛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幾輛又大又長的公交車。他們走到公交站牌,準備坐公交車回住的地方。

在公交車上,幾個小孩不停地趴在窗戶,看著外面的風景。這裡的街道真乾淨,還不時見有清潔工打掃,寬寬的馬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車輛,公路旁邊建了很多高大的房子。九月心裡默默地說道海城果然不一樣……

不一會兒,九月看見了爸爸說的立交橋,這是她第一次見立交橋,原來這就是立交橋呀,一條路上面繞來繞去的有好多路,像一條蛇一樣。接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農田,“咦,這裡怎麼還會有農田呢?”九月疑惑問道。“這是城市裡的城中村,沒有發展到這裡,自然會有人種田的。大城市不是哪裡都是高樓大廈的,也會有一些地方是像這樣的”

“我們住的地方離市區有點遠,不過離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近,我們在那裡租了小房子,方便工廠放假了有個休息的地方。平常我們不工作的時候也住那個地方,一下子就到了。”

下了公交車,我看了站牌“亭子站”,噢噢,這個地方應該叫亭子吧。這裡不僅有公交車,下車的地方還有一個公園。此時很多大爺大媽在樹下乘涼,他們和爸爸打著招呼:“回來了,這些都是你的孩子呀,又幸福又辛苦哦”,我們也和他們揮了揮手,然後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條巷子裡,爸爸掏出鑰匙開啟門,看,孩子們,這就是你們暑假要住的地方。

九月往門裡瞧了瞧,這個地方還挺大的,除了廚房、廁所、客廳、房間、院子,好像裡面還有一個小小菜園。不過客廳和房間是中間拉了一塊簾子分開的。

孩子們把東西放下,就開始參觀起了房子。九月最感興趣的就是那個小小菜園了,她非常好奇地走了進去。小菜園裡一條瓜藤上結滿了幾隻綠綠的瓜,地上的菜地長出了綠油油的青菜,定睛一看,居然有九月喜歡吃的那種青菜。聽爸爸說,“這裡沒有這種青菜,那是外婆家獨有的,你媽媽喜歡吃,才從家裡帶來它的藤蔓,把它種在這裡,讓它慢慢長大。”

“滴滴,滴滴”,爸爸別在褲腰上的小盒子想起來了。“噢,這個是bb機,是用來接收資訊的,只要開啟來看,就知道誰在找爸爸了,它裡面顯示的是別人的號碼,我得馬上找個公共電話亭回人家電話才行。”爸爸說道。

“老闆給我批了兩天假期,待會我要回去上班了,過兩天要上夜班。夜班結束後,我再回來看你們,你們在家要乖乖聽爺爺的話,不要到處亂跑,不可以打架哦。”爸爸一邊說,一邊往外走。

吃過晚飯後,九月就和弟弟妹妹們在院子裡玩耍,爺爺則在一邊乘涼。突然,爺爺想和九月聊一天,可是兩個人都聽不懂對方說什麼。這時只能找妹妹來做“傳聲器”了。妹妹成了爺爺和九月溝通的“橋樑”。

一番交談過後,九月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那麼辛苦。媽媽是本來打算在家照顧幾個孩子的,但家裡那一畝三分地怎麼能養那麼多孩子呢,只有兩個大人都出去打工,才能撐起這個家。才能有足夠的錢讓她們生活,接受教育。

爺爺也說,叫九月不要怪她的爸爸媽媽,那麼小就把她送到外婆家寄養。那時她和堂哥同一年出生,家裡農活又多,奶奶生病,他一個人根本照顧不了兩個差不多一樣大的孩子。只能叫她媽媽留下來照顧,但她又想出去工作。大家一商量才決定送她回外婆家的。

說實話,要不怨爸爸媽媽是不可能的那麼多年,她一個人在外婆家,多麼羨慕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孩子,多麼羨慕人家有爺爺奶奶疼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