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9章 馬蹄向南,目光向北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自從陵陽城建成以來,從未遇到如此危機。如今人心惶惶,昔日的繁華不再,無論是道德還是人心,都像秋天江面上的浮冰一樣脆弱。

鄴王府已無人煙,僕人被遣散,家人向南逃難。只有鄴王孤身一人,手持方天畫戟,騎著北戎的烈馬,在暴雪的深夜踏破昊天北門!他穿越蒼穹,穿梭在三千琉璃大道的雲霧中,身披煙火,在火樹銀花中,不覺間回到了陵陽城。

他想起了嚴絳的預言,陵陽城真的陷入了他說的混亂,而這場禍亂的源頭竟是西梁的死侍精兵!

鄴王有些困惑,看不清當前的形勢,也不明白這些死侍與穆青候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他只是亂世中的一葉孤舟,只知道慶幸自己沒有把兵符交給嚴絳是對的,但對於現在的局面,他越來越感到迷茫。

他必須去大道登仙閣,他需要釋出命令,他現在需要北戎的大軍來扭轉乾坤!...

然而,當他走到路的盡頭,遇見了一個人。

那是鏢門的領袖,狄江傾!

他似乎有意或無意地站在那裡,劍拄在地,抬頭挺胸地守在門口。

鄴王看見狄江傾,完全沒有驚訝,只是微微拱手,保持著高傲的姿態。

“久等殿下了。”

“狄老先生,您是在等我,還是在等賀公公呢?”

“當然是等殿下了。現在陵陽城裡會發生什麼樣的混亂,殿下可清楚?”

“不過是外敵侵擾,何必瞎猜!”

“那麼殿下認為,這次侵犯的會是誰呢?”

“北戎國雖然地處偏遠,但我多年來厲兵秣馬,四海之內都已歸順。如果說他們有深仇大恨,確實可能有,但要說他們敢發動侵略,恐怕還沒那個膽量!”

“眼前無事,並不代表遠方平安!”

狄江傾的話裡有話,鄴王瞪大了虎眼:“遠方指的是哪裡?北戎國世代以禮法治理,國王信仰道教,長久以來用武力震懾近鄰,與遠方和平交往,並沒有日夜不休的敵人。所以這遠方的擔憂,顯得有些荒謬!”

狄江傾接著說:“殿下是否考慮過,那個凌駕於十九國之上的西梁朝廷?” 鄴王聞言冷笑:“你是說那個日漸衰弱的西梁君主嗎?”

說完,鄴王心中一陣寒意,不知道狄江傾到底知道些什麼。現在不僅是局勢,人心也變得難以揣測,每個人都必須互相猜忌才能前行。

“西梁確實在過去幾年裡衰敗了,但殿下還記得金墉城的事嗎?”狄江傾善意地提醒,鄴王聽到金墉城,臉色立刻變了:“狄老先生,你提起這事有何用意?”

“佘穆莊帶兵攻打北戎國邊境,殿下和溫大人卻置之不理。三萬魁門士兵血染城池,這難道可以輕易敷衍過去嗎!”

狄江傾的質疑語氣十分強烈,鄴王聽到這話,眼神瞬間冰冷。狄江傾毫不退讓,兩人針鋒相對,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狄老先生,朝廷的事,江湖人不該插手!”

狄江傾回應:“殿下,江湖不管朝廷之事,但魁門士兵的命也是江湖人的命!江湖人的命運就應該由江湖人來爭取!如今故人已去,陵陽城風雨飄搖。老夫只想得到一個解釋,當初阻止出兵援救金墉,導致三萬英魂慘死的合理解釋!”

鄴王聞言淡然一笑:“狄老先生聰明,即使我不說,你也應該能推測出原因。”

“是為了朝廷的權力鬥爭嗎?”狄翁滿臉不屑,鄴王也擺出一副明知故問的表情:“不然你以為太子為什麼會垮臺被流放?”

“為了那象徵權力的三尺寶座,不惜犧牲三萬英勇的將士。閣下和溫大人這種驅虎吞狼的行為,真是冷酷無情!”

狄江傾痛心疾首,他的鏢門與魁門關係密切。魁門計程車兵死亡,就像他的鏢師喪生一樣令他深感憤怒...

可是鄴王並不這麼認為,他是個經歷過戰場洗禮的硬漢,對生死看得很淡:“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如果西梁軍隊真的來了。狄翁,你幫著賀華黎走到今天,自己身上也沾滿了汙點,說不清楚!你現在一直纏著我不放,難道是要在這裡做個了斷嗎?”

狄江傾沉默地看著他,過了半晌才嘆了口氣,讓出路來,聲音沙啞地說:“我知道現在為難你也沒什麼用。江湖中的恩怨已經夠多了,殿下,你還是走吧。希望你能為北戎國的百姓做點實事,也不枉我這次對你手下留情。殿下你也明白,憑我的本事,你年紀輕輕,就算打了多年的仗,在我面前也佔不到便宜!”

他的話充滿正氣,一代宗師的風采盡顯無疑。鄴王雖然不敢輕舉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