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2章 劍胄王朝的迴歸 (第1/2頁)

加入書籤

各國縱橫捭闔,北戎州這場改天換地的大局,各方玩家已經開始佈局。同樣是在這一天,西梁歷一六二年,北戎歷鴻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太京州並沒有張燈結綵,但劍門門前卻增添了幾分紅色的喜慶。孔慕賢等儒家人士這些天在劍門作客,今天是他們告別離開,返回東陳州的日子。

張太白這段時間並沒有過多地靜心修煉,自打離開衍羲山踏入世間,這位江湖大賢就忙得不可開交。不僅門內的事務需要他決策過目,而且從南戎州傳來的李擎蒼行兇的訊息也越來越糟糕,更不用提那些在動盪中無助的州主前來尋求政治建議。

儘管如此忙碌,他仍然親自送孔慕賢一行出山門。

劍門的山門高聳,下山的道路崎嶇曲折,步行大約需要三個時辰。孔笙等人由張陸護送,行李都已妥善安排。

孔慕賢和張太白先一步下山,他們手持烈酒,悠閒地漫步,一邊欣賞著繚繞的霧氣,一邊暢談甚歡。

“這些日子給太白兄添了不少麻煩,我的淺見還請兄臺多加考慮。現在攻打陵陽是最佳時機,一旦錯過,就只剩下西梁擴充套件領土,我們這些人連一口湯都喝不上了!”孔慕賢望著雲海,眼中波光粼粼,如同遊動的龍。

“這天下本來就是西梁皇帝的土地,何來吞併一說呢。”張太白一笑,孔慕賢也陪笑:“那麼現在有了北戎州這個亂臣賊子,內憂外患,我們還要不要蹚這趟渾水?”

“州主和劍門出兵是為了尊王攘夷,這種勤王之舉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張太白笑容灑脫,兩人相視而笑,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

孔慕賢輕聲感慨:“現在的十九國真是充滿了生機,西梁利用絞殺北戎來警告其他諸侯,而諸侯們則各自插手,準備瓜分天下。

不論北戎州能否安然度過即將來臨的災難,此番變故之後,天下格局必定會再次改寫!”他嚴肅地看著張太白,“到底是西梁黑軍掃蕩四海守護江山,還是新王登基馳騁萬里江山,陵陽之事過後,一切自見分曉!”

張太白對孔慕賢的勸說早已習以為常,這些日子以來,他們在沙盤上推演多日,心中已有權衡,於是擺擺衣袖,輕聲反駁:“想當初中都府自詡替天行道,府主公羊玄策是個野心勃勃之人,派遣敖嵩真人遊走天下,聯合各方勢力。

不渡江南有橈唐國虎視眈眈,唐王李淳和峨眉派的李覓海這兩個老傢伙四處煽動挑撥。

以前有長臨王穆藍微壓制諸侯,如今他們都已年邁,如果我們不崛起,他們必然率先嶄露頭角!”

孔慕賢聽後拍手贊同:“正是兄臺所說的這個道理!西梁的兩位公子還太年輕,都想在穆藍微去世前立下戰功。

但他們不知道,他們在陵陽爭奪功名,諸侯也將以此為利益疆域!過去我們不得不安於貧困,現在無論怎樣,出兵都有了正當的理由!”

“這樣說來,確實是閣下所說的最佳出兵時機。

但我還有一個憂慮,現在並非只有我們一支力量在崛起。

就算太京州和東陳州聯手出兵,又能從各路諸侯中奪得何種優勢呢?”

這番話切中要害,孔慕賢深知形勢嚴峻,但仍然不失說客本色:“不出兵就根本沒有機會,太白兄也不必過於憂慮。”

說完,他從懷裡掏出一片類似魚鱗的東西遞給張太白:“兄臺看看這是何物?”

張太白目光銳利,接過手中仔細端詳,眉頭緊鎖如山:“薄如蟬翼卻厚重綿延,難道這就是天下第一甲冑——塗山甲?”

“沒錯,正是塗山甲,而且是塗山氏最引以為豪的宗甲!”孔慕賢含蓄一笑,張太白似乎也明白了些什麼:“這是塗山伯庸給你的?”

“太白兄果然聰明,說話直入主題!”孔慕賢朗聲笑道。

“我早年遊歷北境時去過屠嶺,塗山氏一族衰敗,已有亡國之兆,僅剩塗山伯庸賣身西梁勉強維持。

若非此人多方周旋,恐怕北漠屠嶺早就因糧食斷絕而淪為荒蕪之地!”

提及塗山伯庸,張太白的話語中充滿了讚賞。然而那種高人一等的傲氣始終瀰漫,那是他骨子裡的傲岸不遜。

孔慕賢:“他確實有些手腕,否則也無法坐上西梁大柱國的位子。

雖說他手中並無兵權,只是負責內務,但協助北漠百姓生活已是綽綽有餘。

塗山伯庸這樣通情達理的人,怎會看不懂當前局勢?峨眉已行動,道門已遊走四方。

太白兄認為他會坐視不理,看著中都府和橈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