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4章 刀劍的秘密難測 (第1/3頁)

加入書籤

那一晚,二人未多言。然而就在這一夜,遙遠的東北邊陲,太京州卻起了波瀾。

此時正值西梁歷一六二年,北戎歷鴻靈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接近子時。

太京州,劍門山門前,篝火熊熊。

張太白出山的訊息迅速傳開,各路江湖勢力紛紛前來拜訪祝賀,即使是昔日的敵對門派也送來了拜帖,不敢無視此事。

江湖中人情世故深厚,沉默並非大派交往的明智之舉。何況這次出山的前輩是十大門派之首的張太白,無論情感還是禮數,都必須做得盡善盡美。

一連數月,昔日被大雪封鎖的太京州不再寂靜,劍門那冷清的大門也不再無人問津。天空中飛翔著傳遞賀信的鴿子和禿鷲,地面上奔騰著前來拜見的駿馬。不善交際的劍門弟子被迫整天接待賓客,即便口舌生瘡也無法抵擋這萬國朝聖的熱潮。

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名字——張太白。

此刻的張太白並未關注這些瑣事,回到師門後便深居簡出,直至深夜,才獨自離開屋舍,悄然走向門派接待賓客的宅邸。

夜半時分,孔家府邸,冬暖閣內燭光閃爍。

依舊是那兩位江湖老友,張太白和孔慕賢,圍著八仙桌,手抱火爐相對而坐。

\"我就知道太白兄定會來找我,這一個多月的嚴寒,也算有所值了。\"

孔慕賢微笑著為他煮茶,這次的茶水煮得迅速,比在衍羲山時熟絡許多。

\"砰——\"一封書信落在茶具一旁。

\"孔兄聰明過人,我也不繞圈子了。信中提到北戎州出現劍意,其真實性幾何?\"張太白目光如炬,顯露出這個問題對他至關重要。

面對這樣的強者,孔慕賢罕見地沒有擺出架子:\"千真萬確,我天機閣的訊息從未出錯。此乃狀元榜中截獲的情報,北戎州金鏞城外通往廬陵的官道上,一處蠶洞,有張太京的劍意流動!\"

\"你並未親見劍意,如何斷定其真偽?\"張太白依舊緊盯著他。

\"憑我們多年的交情,我見過故友舞劍,雖已登峰造極,但與蠶洞中的劍境仍有差距。況且蠶洞只留下寥寥數道劍痕,卻造成了數百人傷亡,太白兄若只有四次出劍機會,有信心斬殺如此多人嗎?\"

聞言,張太白沉默片刻,隨後開口:\"僅憑內力和招式確實難以做到,唯有被無上劍意主宰的身軀才能實現。查到擁有劍意之人是誰了嗎?\"

\"有些線索了。\"

孔慕賢似乎正等待他問這個問題,從身旁抽出幾張宣紙遞給他:\"情報有限,閱後即焚。此人乃是在不周山修煉的道士,姓周名遊,年紀尚輕,近期首次下山,具體目的不明,不過最近應該已到達陵陽!\"

\"陵陽?\"張太白聞言猶豫:\"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道士,從何處習得我派劍意?老友應知,當年竊取我派劍意的是李岸然,難道這小道士見過李岸然?\"

\"可能性很大,太白兄再看這些。\"

孔慕賢又遞上幾張宣紙,隨即把先前的紙張在燭火上燒燬。

張太白接過一讀,神情更加緊張:\"南戎州,懷化中侯府?\"

\"沒錯,事情雖已過去多年,但多虧某人,天機閣順藤摸瓜找到了不少線索!\"

孔慕賢笑容略帶神秘:\"不久前,李岸然的長子李擎蒼血洗南戎州劍門分舵,此事兄臺已知。但我們發現他這麼做不僅僅因為這個,更多的是為了調查十三年前在這裡發生的一起血案!\"

\"案件詳情呢?你是指當年的事件涉及到李岸然和我的劍意派系嗎?\" 張太白的沉穩如常,即使聽到分舵被摧毀的訊息,情緒也未起波瀾,依然專注於關鍵問題。

\"太白兄智慧過人,一提即通。\"

孔慕賢簡潔地讚揚,但話題並未偏離:\"據我所獲情報,懷化中候府當年的真相已成謎,不過那個名叫墨林的道士當時還是個孩子,和他的兩位師弟一起被師父帶到李岸然面前。如果劍意真的出現在蠶洞,那必定在墨林身上,也就是說,李岸然在十三年前於南戎州已將劍意託付他人!\"

\"三個道童,他為何選中墨林?為何不選他的師父?\" 張太白滿腹疑慮。孔慕賢聞言臉色微變,隨即悄悄靠近張太白耳邊。

\"據我所知,另外兩個道童,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現在已是西梁穆家二公子的座上賓。另一個年紀尚幼,十三年前還是嬰兒,現在在不周山的身份仍然未知。李岸然為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