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長亭古道,人影離別 (第1/3頁)

加入書籤

天亮,依舊是北戎州。

金墉城對涼襄城的變故一無所知,畢竟,它有自己的困擾。

寧遠下樓整頓軍隊,卻遇到了難題:軍隊和服部兵乙,都不願隨他行動。

他尋到司馬種道傳道的高臺,聚叢集眾傳授道理,從太子涼講至鄴王,再論及溫侯俊,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闡明國家大義。然而眾人皆如受驚之雀,加之寧遠口才平平,故話未畢,已被驅離講臺。

寧遠無可奈何,只得再次求助於墨林。找到他時,墨林正安頓著老幼婦孺,眾人圍繞在他周圍,眼神熱切,滿懷期待,彷彿眾星捧月般尊崇墨林如神明。

見寧遠一臉尷尬,墨林便吩咐眾人收拾行裝,準備啟程遠行,人群漸漸散去。

“道長真是人緣極佳,無論老少都被您收服。不過,您究竟用了什麼魔法,讓他們如此信賴您?”寧遠搬來條凳,坐下討教,一如既往地流露出敬佩之情。

“將軍請注意措辭,我這叫老少皆宜,不是什麼魔法。”墨林戲謔地笑道,“百姓都是歷經困苦之人,我真心為他們考慮,無需華麗的言辭,心意相通自然能打動人心。現在他們都同意讓家中壯年參軍。”

“那麼何時需要用華麗的言辭呢?”寧遠問道。

“當你需要欺騙的時候。”道士簡潔地回答。

“那您是如何說服他們的呢?”寧遠滿心好奇。

“用我的三寸不爛之舌。”道士微微臉紅。

“我若不善言辭,又該如何應對?”將軍憨厚地笑著請教。墨林反問:“將軍剛才對他們說了些什麼?”

“講述了國家的現狀,強調家國大義,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寧遠說得慷慨激昂,墨林卻皺眉掩鼻:“空洞乏味,令人反感!你再去試試。”

片刻後,他們重返講壇,墨林登上高臺,寧遠重聚人群,然而眾人面露不滿,顯現出心不在焉的跡象。

墨林開口:“請大家先別煩躁,我只問一件事,你們急著回家,有何要務?”

底下的人群紛紛用手勢回應,寧遠懂得手語,翻譯道:“他們說,父母喚他們回家吃飯!”

墨林聞言冷笑:“城中糧食已盡,回家等同於等死,正好入土為安,棺材足夠,紙人也充足!”

眾人聽出真言,臉色沉重。自從金墉城遭遇蠟人病,門戶緊閉,經濟命脈斷絕,糧草匱乏確是事實。

墨林環顧一週,接著說:“我身邊的這位將軍即將前往京都陵陽,那裡物產豐富,有酒有肉。你們跟隨他,他保證你們有飯吃。”

說完,墨林躍下高臺,拉起寧遠就跑。寧遠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只能糊里糊塗地被拖著走。

“道長,這就完了?您說完了?”

“完了。”

“他們跟我走,跟吃飯有什麼關係?”

“他們跟你走,跟國家大義有什麼關係?”

寧遠還想爭辯,突然身後喧囂四起,回頭一看,只見一隊男子蜂擁而至,擠滿道路,聲勢愈發壯觀!

寧遠滿臉驚喜:“道友,果然奏效了!”

墨林步伐更顯急促:“將軍,你得加快腳步啊!”

“為何非得如此?”將軍奔跑間依舊疑惑滿腹。

“荒僻之地多刁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他們流離太久,早已迷失立場,舌頭被割,理智盡失,故於他們而言,家國大義不抵一餐飯,榮辱興衰比不上一碗粥!”

道士說完,從懷裡掏出一隻雞腿,大口啃食,連骨都不剩。

寧遠感激地拱手,瞪圓虎目:“多謝道友指點,眠此刻豁然開朗!”

他轉身攔住眾人,仰天大聲宣告。

“隨我踏入陵陽城,事成之後,我請大家品嚐羊肉糕,熊掌燉,鹿尾燒,烤鴨,嫩雞,鵝,烤豬,烤鴨,醬雞,臘肉,松花肚,醬肉,香腸,雜錦拼盤,燻雞,清蒸八寶豬!”

眾人聞言眼眶泛淚,簇擁著他,熱情擁抱。墨林在旁苦笑,輕聲感嘆:“學得真快。”

不到半天,軍隊整裝待發,百姓集結完畢,兩支隊伍在南門會合。

遠處青峰朦朧,前路未知,寧遠和墨林各跨駿馬,相視拱手。寧遠心中五味雜陳,離別的哀傷難以掩飾。墨林:“我會去找將軍,將軍不必做戲。”

寧遠:“金鏞一別,道友保重,陵陽城的太子還需道友伸出援手。”

墨林半睜著眼,慵懶地打了個呵欠:“一切隨緣,命運早有安排,記得我教你的,強求無用。路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