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章 話語間定江山 (第1/3頁)

加入書籤

寧遠:“道長教誨得對,我征戰多年,欠缺的就是這個。那麼,根據剛才的說法,司馬種道和金門師爺都是梅嶺狀元的黨羽?”

墨林:“將軍不必自責,有我在你身邊,以後無需過多憂慮。金門師爺的口音是本地人,應該是狀元安插在此地的親信。但司馬種道顯然不是本地人,他的身份暫且不提,你接著剛才的思路往下分析。”

寧遠微微蹙眉,深思熟慮。

“按照道長的線索,司馬種道在城裡設立祭壇,散播蠟人病轉世的邪說,而金門師爺則在城中散佈病源,使壯年男子染病,家屬受迷惑,甘願舉行葬禮。我說的是否合理?不過,司馬種道是如何說服民眾,讓他們如此信服呢?”

“將軍真的想知道嗎?”墨林問,寧遠點頭,墨林從懷裡抽出一封信遞給他:“將軍知道這是什麼嗎?”

“是不是當初在曉行夜宿時留下的檔案?”寧遠猜測,墨林搖頭。寧遠又仔細審視,墨林提示:“好好想想,除了這封信,你在城中還見過其他信件嗎?”

寧遠恍然大悟:“是服部兵乙定期給患病百姓家送的信嗎?不過百姓從不出門,這些私密信件你是怎麼得到的?”

“那天去那戶人家搜查,順便就帶走了。”墨林輕描淡寫地說,寧遠卻連連拱手讚歎:“道長真是天資聰穎,就連隨手取物的本事都如此熟練。”

“將軍,奉承可以,但別把偷雞摸狗的行為說得這麼高尚。”道士的臉又紅了。

\"恕我直言,這似乎成了習慣。\"繡花將軍的笑容如同無憂無慮的孩子,自他結識墨林以來,他的言語中滿是對墨林的崇敬和讚賞。起初或許有些敷衍的成分,但現在,他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由衷的敬意。

他並非擅長阿諛奉承之人,但在面對這位青衣道士時,他覺得那些曾經讓他不屑的行為,如今做來都顯得微不足道。

\"你自己看看吧,看完你就明白了。\"墨林將信遞給他,寧遠接過來仔細閱讀。他的識字量有限,讀得相當緩慢,墨林也不著急,悠閒地騎著馬,緩步前行。

他點燃一支全新的火把,天色已逐漸暗淡,但輕柔的風足以照亮寧遠的視線。

\"道長,我已經看完了。\"寧遠的神情顯得有些複雜。

\"這信裡的內容,即使是親人也會深信不疑。難以置信,這封家書確實是蠟人病患者親筆所寫,字字出自肺腑,情感真摯。難怪百姓們看到都會激動不已。\"

寧遠感嘆一番,接著說:\"失去孩子的痛苦已經夠沉重了,突然接到亡者的信,說一切都好,自然會全然接受司馬種道的謬論,對他更加深信不疑。然而,為什麼患者會在信中提到十年後歸來,他們為什麼不反抗,反而任由那個邪道擺佈呢?\"

墨林回答:\"簡單來說,他們是無知的,容易受騙。所謂的十年歸期只是給百姓一種期待,以免他們造反。但蠟人病的訊息一出,人心惶惶,自然會各自躲藏,就像瘟疫時期的情景一樣。\"

道士說到這裡,稍作停頓。

\"但說到底,關鍵在於那包藥粉。服部兵乙定期服用,和你一樣以為藥物能抑制病情,卻不知道蠟人病正是因它而起。要知道,這些所謂的患者對梅嶺狀元至關重要,他們怎麼可能輕易死去呢?這麼煞費苦心,只是為了實現他的野心!\"

\"野心?\"寧遠的神色變得嚴肅。

\"沒錯,就是野心。司馬種道命令病患家屬舉行葬禮,把紙人送入煉人爐焚燒,燒的是紙人,信中有司馬道士的迷惑之言,收到病患家書的人沒有哀傷,反而充滿期待。而真正的身體則被裝進另一具棺材,日夜趕路,穿上衣服,就成了服部兵乙!\"

\"這不可能,即使受到藥粉的威脅,他們也不會毫無怨言,這不合邏輯!\"寧遠顯然對這個解釋表示懷疑,而墨林依舊鎮定自若,繼續講述。

\"所以我才會在百姓家的棺材裡找到一個錦囊,這樣一來,一切就說得通了。如果我猜得沒錯,那錦囊裡裝的,就是服部兵乙的舌頭!\"

寧遠驚駭不已:\"道長,雖然他們從未開口,但你確實親自開啟了錦囊嗎?雖然你看似漫不經心,但我記得你喜歡整潔,討厭汙穢。你越猜測,就越不會去檢視,那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墨林淡然一笑:“你還記得那天曉色初破,樓下那個眼神獨特的服部兵乙嗎?我暗地裡找他檢視過,他的嘴裡空無一舌!”

寧遠沉默片刻,雙拳緊握,指節滲出血跡:“這些人的心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