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章 往事今談 (第1/3頁)

加入書籤

將軍的臉上掠過一絲迷惑的神色:“但是第三個可能性,他們有什麼宗教信仰?在這整個金墉城中,你認為會有誰信呢?這裡沒有土地公,沒有城隍廟,只有一個你這樣的青衣道士,然而你酗酒又懷春,怎麼可能宣揚教義?”

道士淡然一笑:“這麼說,是你忽略了司馬種道!”

“真是疏忽,忘記了那個老騙子!”寧遠一拍腦袋,立刻起身,墨林輕輕一笑:“將軍儘管罵他,別牽連無辜,我畢竟也是身披道袍的,還請尊重我的職業。你也不要再提什麼道士超脫世俗這樣的話了,這種奉承話讓人聽了反而不舒服。”

寧遠舉杯敬酒:“你是說司馬種道煽動人心,散播異端邪說?”

墨林:“想一想,在何種情況下,送葬的人會滿臉歡喜,絲毫沒有失去親人的哀痛?我們不說別人,我就問你,如果你失去了親人,你會不會感到悲痛?”

寧遠聞言頓時黯然,魁梧的身軀裡熱淚滾滾:“我沒有家室,父母雖然還在,但魁門三萬士兵都已赴死,那種悲痛無法言喻!”

墨林:“所以,如果百姓家中有喪事卻毫無哀傷,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們並不認為親人已經去世,他們視之為迴歸者。既然親人並未真正離去,那又何必悲痛呢?”

“道理倒是明瞭,但如果他們認為親人沒死,為什麼還要舉行葬禮?司馬種道對他們說了些什麼,你怎麼會知道?難道說,司馬種道播下了禍根思想,散播了不正之道?”

將軍難得地動起了腦筋,墨林站起,把酒壺放在火上加熱。

“舉辦葬禮應該是金門師爺的主意,畢竟他和司馬種道是同一路人,他利用司馬道士的迷惑言論來達到目的,其實是想讓城外的人看到。我問你,你知道金門師爺背後的那個人是誰嗎?”

“你說得我越來越糊塗了,可能是大禮官溫侯俊,也可能是鄴王,不過大禮官公開對抗西梁的統治,所以我懷疑是鄴王。”

墨林聽到這裡,搖搖頭,幅度更大:“恰恰相反,金門師爺和司馬種道的背後,一定是溫侯俊!”

寧遠驚訝:“道長,你怎麼會有這樣的結論?”

青衣道士取下熱酒,兩人提著酒壺,指向對面:“日行夜宿,我們去頂層。”

寧遠滿腹疑雲,穿過街道,金墉城依舊黃沙漫天,只是服部兵乙的身影逐漸增多,紅袍在街頭飄蕩,但不再輕浮,多了幾分難以言表的沉著。

兩人邊走邊談,樓道里一片漆黑,話語落地無聲。

“在煉人爐中發現棺材裡全是紙人,更證實了我的推測,家屬被司馬種道誤導,認為親人並未死去,自然不會真的焚燒他們。而之所以還要舉行葬禮燒紙人,就是為了做樣子給城外的有心人看。”

\"然而,這個神秘人的身份究竟是誰?屍骸並未燒燬,民間的棺材皆為空殼,那屍骸究竟藏在哪裡?這正是我疑惑之處,所以我探訪了那些民居,卻只發現一口空棺,內裡除了一個綢緞製成的袋子,別無他物。\"道士緩緩敘述著。

\"布袋中裝著什麼?\"寧遠問道。

\"此事稍後再提。我們沿途日夜兼程,同樣發現了一口空棺,但在閣樓上,我們找到了一間上鎖的小室,內有一卷竹簡名冊,一塊匾額,以及一個名叫丑時生的人。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與人,細思之下,讓我想起了某個人。\"

\"何人?\"

\"就是被曉行夜宿囚禁的那個犯人。\"

墨林半開的眼睛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我們從未見過他的真實面目,但這並不重要。眼見未必為實。自從初次見到他被押送至此,我後來還見過他一次,儘管相隔甚遠。我搜查過曉行夜宿,此人現不在這裡,也就是說,他是按不確定的時間被關押在這裡的。\"

\"這更加不合常理,難道拘禁還有休假的說法?\"寧遠調侃道,墨林淡笑著回應:\"暫且不談這個。整個事件錯綜複雜,我先帶你去見一個人。\"

寧遠點頭,兩人已來到頂層,依舊是那間雅緻的房間,只是裡面多了一個骷髏般的男子——丑時生。

丑時生看到墨林,先是顯得有些喜悅,隨即又流露出一絲畏懼,縮在窗邊緊緊抱著那塊古老的匾額。

\"讓將軍看看這個。\"墨林指向寧遠。

丑時生偷偷瞥了寧遠一眼,顯然有些猶豫,但又不敢違抗墨林,還是順從地遞出了匾額。

寧遠接過一看,立刻面色大變,因為匾額上的字跡已經改變,原本的\"碑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