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章 酒歌行者 飯囊足矣 (第1/3頁)

加入書籤

眾人肅立,那豪放的歌聲穿透雲霧,細聽之下,竟是一首深奧的詩篇:巨巖立宏願,伽藍鎮太行。刀劍歸李鞘,日出照棠花。

琅琊顯英姿,北安鎮四野。鏢行千里路,長臨書荒涼。

京都行正道,渝門生蒼茫。梅嶺跨江洲,周賢晚節喪。

菩薩兵南向,乾星門下傷。藍氏復興期,列國十九章。

因果迴圈,世事匆忙。祖先留壁訓,後人當追尋!

歌聲深邃難解,眾人皆感迷惑,唯有李長風似乎領悟了些什麼。他疾步走到眾人前方,雙臂揮動,如同雲霧翻騰:“晏池,帶大家先回到門內。”

藍晏池深知其意,立刻行動,牽著婧慈、婧司及弟子們迅速後退。李長風輕輕撫摸鬍鬚,立於山腳雲霧之中,身影雖然憔悴,卻依然透出超凡脫俗的氣息。

片刻後,山下濃霧中出現了一個流浪的酒客。蓬頭垢面,面容模糊不清。

他身著破舊的黑袍,赤腳踏過岩石,彷彿感覺不到疼痛。腰間掛著兩個羊皮酒囊,背後還綁著一個巨大的褐黃葫蘆。

那葫蘆奇異龐大,酒水撞擊的聲音從中傳出,彷彿古老的酒缸,聲音深沉而悠長。或許是葫蘆太重,搖晃得緩慢,與酒客的步伐不協調。葫蘆在背上起起落落,隱約散發著醇厚的老酒香氣,混雜著背後的汗味,在霧氣中飄散。

酒客行走間不斷打嗝,步履蹣跚。幾次差點跌落山崖,有時腳懸空,有時失足又找回平衡。儘管危機四伏,他總能安然無恙地落腳。

他醉醺醺地踉蹌前行,石子伴著灑落的酒滴滾下山崖,他卻樂在其中,遊走在危險與安全的邊緣。

“看你的模樣,閣下是修道之人嗎?”

李長風不敢輕視,出了峨眉山門就是江湖,江湖中雖有輩分之分,但不能倚老賣老。許多莫名喪命的世外高人,往往自恃門派資歷。

他向酒客行峨眉大禮,禮數週全,卻擋住了酒客的去路。酒客粗重地喘息,凌亂的頭髮在風中飛舞,一隻佈滿血絲的眼睛若隱若現,眼白眾多,讓人望之心驚。

“你們是要去北方的戎陵陽嗎?”

酒客開口,聲音卻並不蒼老。他無視李長風的禮敬,反而緊緊盯著藍晏池等峨眉年輕一輩。

凝視良久,他的視線停在靜思靜怡姐妹身上,嘴角逸出一絲淡然的微笑。靜怡察覺後立刻瞪目以對,立刻將妹妹護在身後,藍晏池也緊緊握住腰間的錦囊,看著酒客神情戒備,冷冽如霜。

“如今道教界唯有內門弟子能修煉兵道,小世界的形態雖不罕見,但要施展如意渾元也需要十幾載光陰。況且門徒下山的命令是由門主親賜,老夫才剛收到門主的手書。然而閣下一口道出陵陽之意,敢問閣下從何得知此事,今日登臨峨眉山門又有何目的?”

李長風提問從容不迫,對剛才對方的輕視並未動怒。

酒客輕輕瞥了他一眼,接著抖落身上的葫蘆,慵懶地斜倚著打了個呵欠。雖然獨自一人,卻彷彿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擋住了前方的道路。

李靜司躲在靜怡身後默默無言,她感覺到氣氛驟然變得沉重。這酒客寡言且無視禮數,她甚至看不清他的眉眼深淺,但他就像一座雄山,讓人感到難以攀登。

藍晏池也莫名地緊張起來,他眼中的酒客此刻如同一座沉睡的巨龍。他看了看周圍弟子的眼神,他們同樣滿臉驚訝困惑。

只是,遠觀山嶺近看峰,高低角度各不同。每個人眼中的山峰形態各異,但此刻每個人都眼中都矗立著一座山峰!

“李覓海那個老頑固竟然還活著?”

酒客的回答偏離了主題,但話語中已對峨眉門主流露出極大的不敬。眾弟子怒目而視,腰間寒光閃爍,仔細一看,是一把把冰冷的尖銳匕首。刀鋒吞雲吐霧,無鞘無穗,瞬間,上百道寒光同時對準酒客,宛如白龍躍過鶴門!

儘管聲勢驚人,酒客卻依然不理不睬,就連垂在地上的半隻腳掌也不願從螞蟻洞旁挪開。

他就是這樣傲慢地俯瞰峨眉眾人,一邊傲慢一邊專心致志地醉臥成一座山。

“峨眉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修身自律。歷代門主雖功績各有千秋,但都是世間賢明誠信之士。聽閣下語氣似乎與門主有過交情,但即使如此,也不應出言輕慢。畢竟李門主是峨眉的頂樑柱,侮辱門主就是侮辱峨眉。峨眉刺不會對付品行端正的人,閣下請謹慎言辭,也能平安下山!”

李長風挺直腰板,老態盡消,如峨眉刺般銳利逼人。在這種維護峨眉尊嚴的時刻,他知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