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頁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不然也不會他纏著要吃車厘子,她就給他買,她得說,你反思一下你要的是不是太多了。

不會反思的人,就會無憂無慮。他看著陳玉玲兒子那張看起來乾淨又張揚的臉,估計剛上大一,跟所有19歲的男孩一樣,生活裡單純得只有學習、遊戲與戀愛。他回家恐怕連車厘子都不用自己洗,菜也會因為有母親而自動擺上桌,而自己的媽媽死掉了,就連他要死了,死前最後一頓還得用不甚熟練的左手,自己做給自己吃。

這就是反思的結果。

反思的最後,是自我毀滅。而這世間好的,甜的,酸的,紅的,綠的,都入他們的肚腹。憑什麼。

袁頌不知道自己的注視已經變得尖銳,變成一種令人不適的視線,以至於男孩抬了一下頭,視線飄忽過去,似乎在尋找,又或者只是無意識地想擺脫。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