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2章 科技發展 (第2/2頁)

加入書籤

士為知己者死的態度,只要劉睿發話,他拼死也會完成任務。

“孔明,如今我軍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事,所以將軍府的事務不算繁重。你就安心留在這裡,和德衡一起完成連弩的改進工作。

只要研發完成,你和德衡就是我軍的大功臣。”

劉睿看著諸葛亮,語重心長的說道。

雖然諸葛亮能力出眾,但是現在劉睿麾下的能人也不少,單獨拎出來和他人相比不算出眾。不過諸葛亮所學駁雜,勝在全面,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面。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原因了。因為他什麼都懂,所以要事事操心,但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長此以往,難怪諸葛亮會早逝了。

而如今軍事方面有戲忠、賈詡、荀攸、周瑜、龐統等人為劉睿出謀劃策,內政方面又有董昭、毛玠、劉曄、魯肅、張昭等人為助力,用到諸葛亮的地方不是很多。

既然如此,不如把諸葛亮放在匠造府。和馬鈞一起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為大軍研發一些新式武器。

“請主公放心,屬下一定配合馬大匠,為我軍研發出損益連弩。”

諸葛亮向劉睿保證道。

“好,有你們這些賢才相助,大漢何愁不興啊。”

看著朝氣蓬勃的諸葛亮,劉睿欣慰的說道。接著他又想起什麼,問向馬鈞。

“對了德衡,之前本侯讓你辦的事怎麼樣了?”

“主公請隨我來。”

馬鈞想起之前的任務,於是放下手裡的弩機,帶著劉睿去往別的院子裡。

原來之前,劉睿處理政務時發現竹簡笨重,而布帛又過於奢貴,書寫不便。於是讓馬鈞改進左伯紙,還有印刷術,如今看來,已經頗有成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