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4章 大儒投效 (第2/2頁)

加入書籤

:“侯爺,您不但是盧植的弟子,更是身經百戰的將領。不求你給學子們講什麼深奧的,就和他們隨意聊聊天,也能對他們大有裨益。”

劉睿幾經推辭之下無果,只好乖乖被兩人拉了進來。看著那些學子用好奇的目光看著自己,劉睿深吸一口氣,先和大家介紹起了自己。

書院內的學子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們得知劉睿的名號後,也是對他好十分好奇。

如徐庶、諸葛亮、龐統等人都是細細打量著劉睿,眼中露出好奇的目光。

劉睿撓了撓頭,也不知道自己該講些什麼,於是就給堂下的學子講起了當初平羌的事情。

一眾學子都聽得很認真,時不時的還有學子舉手提問,劉睿一一回答。經過最初的緊張以後,劉睿徹底放開了,將當初的戰事繪聲繪色的講給學子們聽。

劉睿講的很認真,堂下的學子們更是聽到津津有味。他們不少人都沒有去過涼州,更是沒見過羌人。但是在劉睿的講解下,他們都對大漢邊境有了一定的瞭解。

龐德公和司馬徽,在一旁看著越講越放鬆的劉睿,聽著他的講解,也是頻頻點頭。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眼下學子們還沒有這種機會,但是並不妨礙,他們可以從別的渠道汲取知識。

年輕的學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劉睿又趁機加進去了自己對於戰爭的一點理解。

“真正的戰爭,從來都不是計較一場勝負的得失,而是要看它有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比如說,你奪取了敵人十幾座城池,但是這些城池對自身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將你的兵力分散。

但是敵人找準了你的破綻,一擊即中。只是奪取了你一兩處城池或是營寨,就可以扭轉戰局,反敗為勝。

所以說,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戰。只有知道這個目的,你就有了取勝的信念。”

劉睿的一番話,彷彿是為這些學子開啟了新的大門。當他們陷入沉思的時候,劉睿已經悄然離開了。

雖然劉睿已經離開,但是為他們的心理都種下了一顆種子。早晚有一天,這顆種子會生根,發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