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9章 諸侯討董 (第2/2頁)

加入書籤

第二鎮:冀州刺史,奮威將軍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揚威將軍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三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四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五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六鎮:從事議郎,典軍校尉曹操。

第十七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八鎮:徐州刺史陶謙。

因為有十八路諸侯抵達酸棗參與會盟,總稱為十八路諸侯。各路諸侯實力不等,多者出兵一兩萬,少者也有四五千人,總計兵力約二十萬人。

曹操眼見來人差不多了,於是在晚間設宴招待各路諸侯。席間在河內太守王匡的建議下,眾人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聯軍盟主,曹操為聯軍副盟主,兼任軍師。

袁術為聯軍糧草官,負責糧草輸送。聯軍先鋒一職,則由長沙太守孫堅擔任。

第二日,曹操命人築起高臺,周圍便插旗幟,上擺三牲五畜,兵符將印。袁紹身為聯軍盟主,登臺禱告,然後命人抬上酒水。

袁紹帶頭割破手指,將血滴入酒罈,隨後一眾諸侯也割破手指,滴血入壇。隨後倒酒十八碗,袁紹等諸侯一飲而盡,此為歃血為盟。

眾人回到營中,袁紹下令大軍開拔,前往雒陽。孫堅麾下八千兵馬為先鋒,先行一步為大軍開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