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4章 恩怨 (第2/2頁)

加入書籤

了”。

任鳳池聞言,身形微微一晃,有些站不穩。

“陛下,錢訊身死,雖有供詞,但按照我大顯律例,不足以定罪論處”,韓棟開口言道。他是戶部尚書,朝廷的錢袋子,又與朝中眾臣要好,況且也不參與任何黨爭,是以他一說話,原本哄亂的朝廷頓時安靜不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任鳳池有些詫異地看了韓棟一眼,又暗道一聲,豫王好手段,竟能說服韓棟為自己開脫,著實不易。當年平武侯何鎮為了一己之私,以石棉替代新棉,造成無數將士被凍死,累及掌管戶部的韓棟,所幸蕭簡查明其中原委,這才還了韓尚書的清白。

左右看了看,眼前之事過於詭譎,又涉及朝中重臣,一時間恐無法決斷,燕同律覺得有些精力不濟,當下開口道:“事情沒有查清楚之前,任卿在府中好生休息,非旨不得外出”,這就相當於變相的幽禁了,任鳳池聞言,點頭應下,旁人見他神色如常,私下裡不由議論紛紛。

夜闌人靜,四下悄無聲息,任鳳池一人獨坐院中,桌上放著一壺酒和兩隻茶杯。子時一過,耳邊傳來衣物摩擦的悉索聲,他轉頭看去,蕭簡站在身後,一襲絳色的衣衫,更襯得面如冠玉,容色俊雅之極。

“你不後悔?如今折了自個兒最好的兄弟”,蕭簡幽幽地問道,任鳳池眸色一暗,道:“無法後悔,畢竟這個局已經布了兩年有餘,錢訊用他的死,徹底打消了汪瀾心中的疑心。他知道本督素來倚重錢訊,此等機密的事情,只能派他前往。當然,他亦知道錢訊對本督的忠心,他定是以為錢訊擔心事情敗露,連累於本督,這才選擇了自殺,殊不知,從這個局一開始,錢訊便早已選擇了這條路”。

蕭簡看著不遠處的一株鈴蘭花,道:“你與汪瀾因何而交惡?”。任鳳池苦笑地搖了搖頭,答道:“談不上交惡,而是因為不喜,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當初本督執掌督撫司的時候,汪瀾便是左指揮使。但他為人陰險狡詐,好大喜功,而且心胸狹窄,睚眥必報。本督為了敲打他,曾斥責過幾次,竟被他記恨在心”。

任鳳池雖殺伐果決,手段嚴酷,卻非嗜殺之人,而汪瀾卻視人命如草芥,看似人畜無害,實乃窮兇極惡之徒。

“後來,先帝將督主調往刑獄司,因汪瀾在顧恆之一案中,首告有功,便直接擢升為督撫司的督主”,蕭簡緩緩說道,任鳳池點點頭。

“調任刑獄司之後,本督只帶了錢訊幾人赴任,畢竟不能把所有弟兄都帶過去”,任鳳池悵然地說道,“豈知汪瀾那廝居然為了一己之私,大肆清除異己,肆無忌憚地構陷和殺害留下來的弟兄們。原本,錢訊也曾經提醒過本督,汪瀾的手法過於殘忍和狠毒,但本督想著,這裡終究是帝都,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他就算再心狠手辣,也不至於……”,說到這裡,任鳳池不由扼腕嘆息。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自去年伊始,督撫司至少有過五次以上的傷亡慘重的事件,汪瀾專挑棘手和危險的任務派給任鳳池留下來的舊部,或者以莫須有的罪名,清理了大批人員,他們或因任務失敗而身死,或是被冤殺,又或是莫名其妙的失蹤。

總之,任鳳池留下來的人馬幾乎傷亡殆盡,無人能倖免,為此,督撫司還特意兩次徵調十二軍衛中的精銳人員,以補充傷亡人數,而在這些死亡的人員當中,還包括了錢訊的二弟,錢英。

錢英死的那晚,剛巧是他的生辰。錢氏兄弟雖然都在帝都,但因公務繁忙,甚少見面,只因那日是二弟的生辰,錢訊特地早早地告了假,等他興沖沖地來到弟弟的府邸時,只見滿地血腥,僕婦家丁的屍身倒了一地,而錢英的半截身子掛在一旁的假山上,另外半截倒在門外。

“任督主怎知是汪瀾下的毒手?”,蕭簡問道。

話音未落,只聽見幾下清脆的環佩聲,任鳳池從袖中取出一對玲瓏壁,道:“原本也只是猜測,錢訊和錢英是雙生兄弟,這對玲瓏壁是當年他們出生時,錢家祖父賜下的。錢家曾是皇商,家財萬貫,因此這對玉璧也價值萬金,兄弟二人深知財不外露的道理,所以知道這對玲瓏璧的人不多。錢英死時,屬於他的那塊玲瓏壁竟不翼而飛,錢訊上下翻找了個遍,仍沒有找到”。

喜歡皎皎少年華()皎皎少年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