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5章 骸骨 (第2/2頁)

加入書籤

聲,道:“原來,豫王是來做和事佬的”。

蕭簡笑笑,並未說話,“我兒文雅的死,王爺早就知曉,卻巴巴地趕在這個時候說出來,莫非你認為,哀家會為了這一己之私,白白地放棄唾手可得的大好山河?一旦攻破了居原關,不僅可直搗南榮腹地,若是指揮得當,閃電突襲白水城,或許會有意外之喜呢”,說到這裡,德光太后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又道:“何況,就算哀家肯退後一步,以納布和曲艿馬首是瞻的西略諸部,也絕不肯就此罷手,王爺的算盤怕是打錯了”。

,!

“本王素來以為太后是個聰明人,看來傳言不可盡信”,蕭簡輕撫了一下袖口天青色的飛雲紋,心想暗忖這顏色還是太濃了些,回頭讓重風跟針線房說一聲。

“想來太后心裡也明白,此番西略的戰事能夠如此順利推進,不過是佔了先機。若非南砣伽裡通外敵,私開邑北關,讓你們繞過了涴江水這道天塹;若非南榮視居原關為雞肋,多年來疏於管理,怕是難有如今這樣的局面吧?”。

慢條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袖口,蕭簡微笑道:“太后娘娘怕是不知,我大顯的護國侯已經夤夜趕回渭城,請陛下降旨增兵白水城”。德光太后聞言,眉間微顰,白皙纖長的手指微微握緊了腰間的綬帶。

輕嘆一聲,他繼續說道:“太后娘娘是聰明人,自上一代汗王過世後,西略諸部遠不如當年團結。松溪雖然是明面上的王者,但對諸部落的掌控,早已大不如前”,德光太后聞言,鳳眸微挑,她想起年初歲貢的時候,多贊竟明目張膽地從禮單中取走了兩百頭牛和五百隻羊,卻只是事後派人跟自己知會了一聲,真是目中無人啊。

“如今松溪的新汗王雖然順利繼位,稚子之齡,終究年幼,待娘娘千秋之後,如何壓制得住多贊這頭猛虎?”,蕭簡清冷的聲音在她耳邊幽幽響起。

“方才本王也說了,沈侯已回帝都調兵,不日來援。西略大軍雖然攻破了邑北關,但卻打草驚蛇,再加上久攻碧幽縣不下,想要偷襲白水城,恐怕已失了先機,就連居原關當下也有了防範”,他雲淡風輕地說道。

德光太后精緻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皸裂,又聽蕭簡說道:“再者,就算取得一時的勝利,但西略與大顯之間終究還是隔了一個南榮,距離不近,難免有些力不從心。若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豈非不值?還有,若是戰線鋪得太長,姑且不說軍需物資能否得到充分的補給,若真出現首尾難顧時,只要有人從中切斷西略的糧草……”,他笑了笑,幽幽地看了德光太后一眼,便不再言語。

已是深秋時節,山中更早入冬,德光太后雖然穿著厚厚的貂毛大氅,手捧紫金雙獸雲紋的暖爐,仍覺微有寒意。是啊,眼看就要入冬了,春發冬藏,這幾日糧草的補給著實有些吃緊。

德光太后看了看蕭簡,突然開口言道:“看來潁川十六州,被王爺經營得不錯啊,哀家遠在西略都能聽到王爺的賢名”,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將這物資貧瘠,蕭條荒涼之地,更換了一番新面貌,兵強馬壯,民生安康。

蕭簡聞言,心裡頓時咯噔一聲,聲名遠播未必是件好事情,若是被有心人傳到皇帝的耳朵裡,功高震主的猜忌他可承受不起。

“王爺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極為了得,不若你我聯手,共享這大好河山,如何?”,德光太后話鋒一轉,滿臉笑容地說道,“況且那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原本就是你的”。

當年的內情,知道的人並不多,德光太后遠在西略,竟也知曉一二,可見其手段也頗為厲害。正思忖間,只聽她朗聲說道:“哀家與你伯祖父蕭源本是舊識,關於王爺的身世,哀家也略知一二,就算你想問鼎皇位,哀家也可助你一臂之力”。

伯祖父的身子素來孱弱,不問世事多年,但早年曾親自撫育過蕭簡,算是他的啟蒙老師,沒想到他居然與德光太后是舊識。

蕭簡聞言,臉色微霽,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沉聲說道:“蕭某雖然不才,但也不敢為了一己之私,把祖宗的基業拱手送與他人,太后娘娘的好意,本王心領了”。

:()皎皎少年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