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7章 揭露 (第2/2頁)

加入書籤

它書稿相比對,便知小的所說真假”。燕同律微微睜開雙眼,朝著王崇禮看了一下,後者心領神會地走上前,拿起書稿細細檢視,過了片刻,他微微點了點頭。

汪瀾見他這個動作,心裡更是一沉。王崇禮不僅是禮部尚書,更是當朝書畫大家,其畫法技藝早已爐火純青,聲名遠播,甚至對各地的紙張筆墨都瞭如指掌,極為痴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微臣仔細檢視過,這張供詞所用的紙產自曜州,因質地細膩,不暈染,不點墨,逐漸開始流行開來,近兩年帝都多有售賣,臣時常光顧的十里齋就有”,王崇禮說道,“但剩下的紙張卻來自雲州,乃當地的一種翠紋竹所制”。

王允聞言,眼神微閃,又道:“雖說紙張有異,但僅憑此,便給堂堂朝中二品大員定罪,未免太過草率了些”。沈月明冷笑兩聲,道:“不知王大人有何高見?”。

“自然是有始有終,有果有因,追本溯源才對”,王允慢條斯理地說道,“既然這少年說祖傳技法,略懂皮毛,如今既已展示瞭如何將其分離,為防其中有詐,不如請他將其再次還原,這才算嚴絲合縫,合情合理”。

沈月明微微一怔,沒想到他竟出了這麼個刁鑽的主意,誰知胡越微微一笑,道:“這有何難?小的不僅能夠保證將其還原,而且還能請爺爺親自動手,保證做得一模一樣的”。

汪瀾頓時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地上的紙頁,臉上閃過一絲陰霾,終究是功虧一簣,只聽見耳邊傳來胡誠的聲音:“方才在分離的紙稿中,小的發現了爺爺寫下的親筆信,從而也證實了這封供詞就是爺爺親手做的,只要按照他留下的資訊,便可以找到他,屆時自然真相大白”。

原來錢訊提前寫好揭發汪瀾的供狀後,交由胡誠將其掩蓋,並還原成空白紙張的樣子,而後又假裝成被屈打成招的樣子,寫下假供詞。可偏偏汪瀾的疑心病太甚,擔心錢訊的供詞中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又將這份供詞交給了被囚禁中的胡越,讓他重新謄寫一張認罪伏法的供詞。

胡越一看,便已知道這張紙的蹊蹺,當他看到自家子孫的手藝,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驕傲,同時也滋生出一個逃出生天的念頭,將求救信一併藏了進去,果然被發現了。

真是成也胡越,敗也胡越,汪瀾的腦海中突然閃過這樣一句話。當初他發現胡越的這門技藝時,便派人將其秘密擄來,囚禁在一間密室之中,長達十餘年之久。其間,胡越曾暗中畫出數十張地圖和求救信,但因為手藝太過高超,竟無一人識得,這次恰逢機緣巧合之下,竟被胡誠發現了端倪,這才使得他重見天日。

當老態龍鍾,腳步蹣跚的胡越被帶上金殿時,胡誠忍不住撲了上去,痛哭流涕地叫阿爺,阿爺,這對祖孫分別十餘年,終於相見了。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順理成章了,胡越當面指證汪瀾逼迫他,偽造錢訊的供詞,而且還說出當年還曾編造過一批雲州布政使的銀錢往來賬目,他知此等秘事必是栽贓構陷,也擔心自己會被滅口,便暗中將此事的原委以及編造的科目和數量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偷偷藏了起來。

除此之外,胡越還提供了大量書證物證,皆是誣陷偽造之物,其中不少牽涉督撫司捉拿的官員,眾臣見狀,皆義憤填膺,群情激憤,紛紛指責汪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誣陷忠良。

站在一旁的袁翎更是一邊哭泣,一邊將那日汪瀾殺害自己祖父袁繁希的情形詳細道來,還言明其殺人,就是為了遮掩張雲疆被汙衊的事實,以及滅口的緣由。

大家這時方才想起,當年袁繁希的死狀之慘烈,頭顱被砍掉大半,原來竟是汪瀾所為。面對此等惡行,皇帝還沒來得及下旨徹查,當場便有御史臺官員紛紛上奏彈劾,要求嚴懲兇手,並大義凜然地陳述了汪瀾的幾點罪狀。

其一,借移花接木的手法,偽造賬冊,使得三朝元老張雲疆蒙冤而死,族人死傷殆盡;其二,故意篡改錢訊的供詞,劍指任鳳池,意圖構陷朝中一品大員,再釀冤案;其三,目無法紀,一手遮天,構陷忠良之士,不僅欺瞞先帝,更是欺瞞當朝君主。以上諸條,句句屬實,駭人聽聞,實在罪無可恕。

證據確鑿,罪不可恕,廣陵帝震怒之餘,立刻下令革去汪瀾的一應職務,無需三司會審,直接打入天牢,次日斬立決。

喜歡皎皎少年華()皎皎少年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