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章 (第1/9頁)

加入書籤

那個年代城市的體育場唯一功用就是集會。當然,開得最多的是批鬥大會和公審大會。這種集會非常乏味,因為程式幾乎是千篇一律,還沒有見過哪個城市的此類大會有什麼較新的創意,這種現象令許多後世人感到迷惑,難道當年的中國人竟如此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數億的國民,如此廣大的國土,沒有人為規定的統一模式,怎麼從南到北所有的集會都開得這樣毫無新意?如果讀者不嫌乏味的話,我們不妨沿著當年集會主辦者的思路去領略一下集會的氛圍和程式。

會場佈置:

主席臺上方當然懸掛著領袖的巨幅畫像,畫像兩側是領袖語錄,呈對稱方式。左: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右: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其實領袖說出這段話的時候,也根本沒想到,不知是什麼人把這段話肢解成一副時髦的對聯,隨之便在全國蔓延開來,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主席臺前方是掛橫幅的地方,就像一篇文章的點題一樣,橫幅要表現此次大會的主題,公審誰,批鬥誰,還不能忘了把被批鬥者的名字用紅筆打上叉。

首長的長條桌上應該是白桌布,上面放著麥克風,當地黨政軍首長按職務大小排座次,每人身前照例放一隻茶杯,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帶著把的茶杯的使用也有某種共性,全國如此。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哪個中央檔案規定在集會上必須使用這種茶杯。由此可見這種隨大溜的思維方式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特點。試想,若是用了傳統的蓋碗,首長們坐在主席臺上蹺起二郎腿,用三個手指頭捏住碗蓋撇撇茶沫兒,這似乎就不成體統了,有點八旗子弟的派頭,哪還有點政治鬥爭的嚴肅性?看來最先使用這種茶杯的人是個非常細心的人,茶杯裡也有政治(若干年後,會場的模式變化不大,不過是礦泉水取代了茶杯)。

這類會場還有種必不可少的道具,就是會場四周,主席臺兩側,甚至體育場環形跑道的圓徑四周,都應該插滿紅旗,以此造成“風展紅旗如畫”的氛圍。

會議程式:

此程式約需要二十多分鐘,時間再緊也不得從簡,不然要出大問題。

一、全場起立,高唱《東方紅》。

二、敬祝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三遍)敬祝毛主席的親密戰友,我們敬愛的林副統帥身體健康!永遠健康!(三遍)這段程式很有講究,毛主席前的一系列定語共36字,一字不能少。“萬壽無疆”和“永遠健康”也必須是連呼三遍,多了少了都不行,不然就要出大問題。

三、念領袖語錄,內容應與本次大會主題有關。

四、全場高呼口號,公審物件或批鬥物件出場,脖子上掛著大牌子,白底黑字,名字打叉,通常姿勢為“噴氣式”。若是準備判死刑的公審物件,該是五花大綁,捆得像個粽子。

五、批鬥過程,各界代表輪流上臺念稿子批判,革命口號穿插其間,以造聲勢。

六、尾聲,由大會主持者進行批判總結,宣佈將被批判者押出場,最後全體起立,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後散會。

應該承認,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開這種沒滋沒味的集會,確實很容易使人提不起興趣來,人類的天性是追求新鮮感,不然社會發展便失去了動力。若干年後的流行歌手們對此是深有體會的。

這種乏味的、千篇一律的批鬥大會在某一天突然爆出個大冷門,以往的程式被破壞了,大會被迫中止。總之,說句時髦的話,這次批鬥大會充滿了戲劇性和新聞價值,以至於這座城市的老百姓津津樂道了許多年。

對李雲龍的批鬥大會選在這座城市最大的體育場,體育場的看臺上可以容納上萬人,那天會場經過精心佈置,和全國其他城市的會場沒什麼兩樣,前面已經介紹過,在此不贅述。有所不同的是主席臺前上方的橫幅特別巨大,每個字高達米,上面是黑體仿宋字“徹底清算現行反革命分子李雲龍的反動罪行批判大會”。昔日田徑比賽的環形跑道上,每隔十米就是一個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士兵們胸前挎著衝鋒槍,雪白的手套在陽光下顯得很醒目,他們以立正姿勢面向看臺,從這點上看,以往的批鬥會可沒有這麼多全副武裝計程車兵。荷槍實彈顯得火藥味兒很足,這倒表現出一點兒新意。按馬天生的意思,這是要造成一種強大的威懾力,體現出無產階級專政的不可戰勝的力量,還要體現出“人民大眾開心之日,就是一小撮反革命分子難受之時”的氣氛。

李雲龍的秘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