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3章 別離 (第1/3頁)

加入書籤

我們的每一次點選、收藏、推薦票,每一份打賞、書評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援!!

——————————————————————————————————————

創世地址:

章節連載總貼:

——————————————————————————————————————

汪精衛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會場遇刺,這是一件非同尋常的重大事件,幾乎是在刺客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南京城內便是滿城風雨,輿論更是一片譁然。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正在召開和五屆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的節骨眼上,國民黨二號人物、時任行政院長的汪精衛居然被人刺殺,因此掀起了一場政治上的軒然大波。

沒有來南京開會的李宗仁、白崇禧更是專門從廣西打來電話質問此事,而再三向他們兩人解釋之後,一再被人暗指是幕後指使者的蔣介石隨後立即召見陳立夫。

“娘西匹,給我查!”

陳立夫不過剛進委員長辦公室,蔣介石開口便罵了起來,一向極為注重儀容的他甚至主動解開了領口處的風紀扣,而後盯視著陳立夫大聲說道。

“給我查出來,是誰幹的,是誰要殺汪兆銘!是誰指使的!”

陳立夫之所以深得蔣介石的寵信,是因為蔣介石與其叔父陳其美的特殊關係。陳其美28歲時東渡日本,求學於日本督察學校,後參加同盟會,深受孫中山的信任。在東京期間,陳其美將小老鄉蔣介石推薦給孫中山,後來蔣介石贏得孫中山的信任,執掌了黃埔軍校校長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大印。1916年5月,陳其美遭袁世凱派出的殺手暗殺後,蔣介石傷心不已,把對陳其美的懷念和感情,移至其侄兒陳果夫、陳立夫兄弟身上。平時,陳立夫與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特別要好,蔣經國每次到陳立夫家,晚上都是與大他10歲的陳立夫同床而眠,所以蔣介石也把陳立夫當作侄子看待。再加上陳立夫留學國外,雖說年輕,但知識淵博,閱歷豐富,辦事練達,始終將職權範圍內的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深得蔣介石的賞識和重用。

氣急敗壞,狼狽至極的蔣介石,又盯視著陳立夫說道。

“7天,7天破不了案,你把自己的帽子摘了!”

這些年來,陳立夫鞍前馬後、盡忠職守地為蔣介石效勞,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蔣介石發那麼大的脾氣,第一次看到蔣介石如此的狼狽不堪,問題的嚴重性自然可想而知。

“是,請委員長放心,卑職一定嚴查!”

從蔣介石那裡出來,陳立夫不過是一回到辦公室,馬上召開擔負南京治安責任的各部門負責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憲兵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谷正倫、南京警察廳長兼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副局長陳焯、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第二處處長戴笠等人。會場氣氛十分凝重,大家坐在藤椅上,抽菸的抽菸,喝茶的喝茶,都沉默著沒有輕易說話。

“汪院長被刺,影響十分惡劣。對此事件,蔣主席十分重視,要求我們必須在7天之內破案。我請大家來,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會議一開始陳立夫傳達了蔣介石的指令後,和參會人員共同研討了案情,同時明令各部人員馬上展開偵緝主兇的工作。

下午3時左右,警察廳首先搜查了強華通訊社,就在警察廳搜查,並拘捕了通訊社的李星和王立文這兩位記者時,在下關火車輪渡碼頭的輪渡上車廂裡,卻只聽到一聲長嘆。

“明棠,這個時候,伯父為什麼讓你先離開南京?”

皺著眉頭,剛剛成為管明棠未婚妻的李秋怡,滿面盡是不解之色,上午伯父回到家,與管明棠見面後,兩人在書房裡呆了一個小時,然後伯父便讓他帶著自己先行北返,和最初的計劃完全不同,原本晚上還要舉行家宴,明天還要……可現在離開的卻又是如此突然,直到火車站的時候,她才聽人傳著汪精衛被刺殺了。

“嗯,伯父認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南京不會消停,所以……”

笑了笑,管明棠儘量讓自己表現的輕鬆一些。

“希望我帶你先回邯彰,以免招惹上什麼麻煩。”

何此是什麼麻煩,民國二十四年的刺汪案最後的確牽涉到了許多人,先是兩位記者,然後又是改組派,隨後又因南京警察廳特高組人員還在六中全會開幕前夕,曾在夫子廟茶室竊聽到有人打電話到中央黨部,找一位徐秘書,要他趕快向中央宣傳部洽取在六中全會會場佩用的記者出入證。所以他們據判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