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5章 風雲突變 (第1/3頁)

加入書籤

你口中的那個油礦在玉門吧!

看似一句簡單的提醒,卻讓管明棠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陷入一種莫名的情緒之中,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玉門油田對於南京而言,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甚至可以說,自己所謂的保密,這時只不過是一個笑話。

即便是偏遠如玉門,南京的那位手也伸了過去,至少,這句話中可以透露出這麼一個資訊,對於那位的“手”能伸多長,管明棠從未曾懷疑過,自己有本領在他面前玩弄心思嗎?如果真以為自己有那個本事,恐怕那還真是自欺欺人

既然不能玩弄心機,那就坦誠相待吧實際上,似乎自己和這些人打交道,就沒怎麼動過心機,也正是因為抱著這種心態,在等待著委員長的接見時,管明棠整個人反倒是放鬆了許多。

“管專員,委員長請隨我來”

在侍從官的引領下,管明棠又一次步入了那間辦公室,在辦公室的牆上懸掛著一副字“”,那是孫中文親筆題寫的,在整個南京只有兩個人的辦公室中懸掛有此字,一位既是這間辦公室的主人,另一位就是這間辦公室主人的老對頭。

不過出乎管明棠意料的是,在辦公室中,除去蔣介石之外,還有另一個人楊永泰,雖說這是管明棠第一次見到楊永泰本人,可卻知道這位和後世那位張姓演員有些神似的楊永泰,是蔣介石的心腹幕僚,同樣也是政學系的核心人物。

在管明棠剛進辦公室的時候,楊永泰便迎了過去,笑容可掬的伸出右手。

“哲勤,我們終於見面了,對你,我可是久仰大名啊”

就在管明棠面對這措施不力的熱情,不知是先回應楊永泰還是先向蔣介石見禮時,蔣介石的一句話給他解了“圍”。

“明棠,坐”

端坐在沙發上的蔣介石指著茶几對面的沙發,態度即不是特別親切,亦不見疏遠。

“謝委員長”

在沙發上半坐著,管明棠心裡倒是犯起了嘀咕,這兩天除去張靜江之外,自己沒有拜見任何人,就是今天的這個見面還是張靜江居中安排的,可楊永泰這位“當代臥龍”怎麼也在這裡?

“哲勤,這一年多來,你在邯彰實施地方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可讓我等汗顏啊”

突然,楊永泰的這句話,讓管明棠的心思一緊,他注意到這場會見,似乎楊永泰變成了主角,而從自己進來,蔣介石一共只說了的三個字。

“秘書長,謬讚了”

道出這句話時,注意到蔣介石的眉頭微微一跳,管明棠心知自己的話說錯了。

“其實,這於邯彰實施地方建設,能得今日之功,一是機緣巧合,二是借鑑他人經驗”

拿不準這主從二人唱的是那出戏的管明棠,沉思著將自己在邯彰專區施政的做法和經驗都說道了出來,從而證明自己的成功不過只是機緣巧合和借鑑他人經驗,至於自己,那根本就是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嗯,借清剿槍會之名,行以地方威懾,再借機實施減租降息,有前者威懾餘威,地方自無人敢於反對,又趁其虛弱編練民團、推行保甲,進一步加強對地方控制,哲勤,你的這個路子,走的非常穩當,年紀青青能如此穩健,倒也屬難得”

讚賞之餘,楊永泰則恭敬的對蔣介石說道。

“委員長,以前卑職就說過,中央的政策是好的,關鍵還是地方上的執行,哲勤那邊能不打折扣的執行中央的命令,地方施政的成功,也證明了中央政策的成功……”

“嗯”

終於,蔣介石極難得的點點頭,原本與人談話時,話語極少的他,這會倒是難得的道出了一句話來。

“明棠,在地方上,你辦的不錯,能知道天下最難,當屬老百姓最難,為官者若是都有這份心,地方上的事情也就好辦了”

這一句感慨,讓管明棠頗以為然的點頭說到。

“委員長說的極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恰如元人張養浩的所述,世間當屬百姓最苦,百姓所求極為簡單,無非食飽衣暖,家人安康,只消自己那幾分地種得出糧,官府苛索尚不至無以為食即可……

提及百姓苦楚時,管明棠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些衣衫襤褸、面呈菜色的農民,話匣子頓時開啟了。

“……降租減息只是減少了地主對農民的盤剝,而為解決農民溫飽問題、收入問題,現在邯彰才會以藉以民團為由,行集社會散力之實,興修水利,去年冬春之際,透過翻修前代水渠、新建水渠以及開鑽大量機井,使得專區灌溉面積達1045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