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八月,時進盛夏,盛夏的驕陽烘烤著中國南北大地。到了這個時節,似火驕陽似乎南北大地的共識,即便是站在樹蔭下還覺熱氣蒸人,在沒有樹蔭的地方,怕是半個鐘頭也呆不得,不過因為溫度並沒有達到36度,因此,在新區的一片片建築工地上,並沒有執行“高溫停工”施工條令,不過儘管如此,按照施工條令的要求,他們每一個小時,都會獲得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在涼影底下喝上一大瓶綠豆湯,從而避免中暑,這種細節上的關心倒不是公司制定的規矩,而是沿用舊時建築行的規矩,舊事行規也有他的人性之處。

雖然天氣很熱,但王端驤每天夜裡還能睡得很好,每天都能足足睡上6個小時,這個休息時間,遠超過他在讀大學時休息時間,原因非常簡單,今年夏天在單身宿舍內,公司給每間宿舍安裝了一臺吊扇——這是新區的最新產品,再加了紗窗阻擋了蚊蟲,睡覺極為安逸。和大學裡是相同的,他現在的生活依然很有規律,早晨6時起床,然後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溫習一下昨天的研究,然後上午到8點到“電子研究所”開始一天的工作。然後到了晚上,他則會在電子研究所的內部圖書館,查閱無線電、電子管等電子方面的學術資料。

而在電子研究所,王端驤所從事的研究並不算複雜,則是根據圖紙和工藝流程,製造出外國標準的電子管,這種製造則完全是由北方電子公司負責,而電子研究所實際上則是電子公司的附屬研究機構,除去按照技術專利、工藝流程製造出外國式樣的電子管外,王端驤最近一直從事著根據實際需要,製造一些可以滿足特製的電子管。

今天,王端驤剛進進入電子研究所,就被克里斯蒂那位從美國rca公司挖來的電子管專家拉到了他的試驗室之中。

“……它確實非常了不起。它是一個四個電子管的無線電收音機,可是……你聽……”

在克里斯蒂說話的時候,經過一兩秒的預熱後,優美的旋律已經的從收音機中傳出了,一開始,王端驤甚至聽不出來有什麼區別,可是聽著聽著,他似乎發現了這個收音機的音質與平常他聽的收音機有所不同。

“我們都很喜歡音樂,可你知道,”

克里斯蒂解釋道。

“過去,我聽收音機裡播出的音樂時,會有一些噪音,而且電子管的壽命只有幾百個小時,可你知道,現在這臺收音機的電子管使用了多長時間嗎?”

克里斯蒂看著王端驤,雙目中盡是驚訝之色,作為一名電子管專家,來到這個電子管研究所,他才知道,相比於美國,中國人的電子管技術不僅不落後,甚至還先進許多,尤其是在電子管小型化上,只不過現在他們的小型化電子管,仍然停留在試驗生產的階段。

“你一定會為你和你的朋友們的成就感覺到自豪的!”克里斯蒂的聲音中略帶著一些激動。

“足足使用了2000個小時,而且現在還沒有損毀,我估計達到3000小時,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即便是在美國的試驗室內,電子管最高的壽命,也只有1000個小時……”

面對克里斯蒂的激動,王端驤只是點了點頭,他什麼都沒有說,也沒有解釋什麼,這是研究所的保密規則所要求的,儘管他知道,這些電子管,只不過參照外國專利、生產工藝製造的罷了,現在他們從事的研究,更多的是對其進行改造以適應美國、英國的英制標準,從而向美國出口,畢竟待電子公司的工廠完工之後,它的產能每年達到數百萬支電子管,完全超出中國的需求。

激動!

王端驤並沒有感覺有太多的激動之處,克里斯蒂或許是研究所內少有的幾名無線電子領域的專家,而且這家研究內的大多數研究員——皆是畢業於交通、北大等多所大學電工系的學生,都是他的學生,但王端驤的保密級別卻高於克里斯蒂,儘管他只有二十四歲,但他卻是這所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這意味著,他和他的小組可以接觸到許多保密級別較高的技術。

“克里斯蒂先生,以後我們還會研究更多更為先進的電子管!由您和您的學生一起,開創一番新天地!”

說笑著,王端驤便朝著自己的辦公室走去,今天對於電子研究所來說,是個大日子,今天,是他們向公司提交一批“器材”的日子。

電子研究所一樓東側則是研究所內的試驗廠房,用於小批次生產各種電子管以及電子配件,與進入普通工廠不同,在進入那棟灰色的建築時,王端驤總會產生一種極為科幻的感覺,進入廠房,這裡的一切與外界截然不同,在更衣室和其它人一樣,王端驤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