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 (第1/3頁)

加入書籤

7月中旬,江南正值盛夏的時節,作為一座古城南京有太多可以觀賞的地方——中山陵的莊嚴與明孝陵的幽深渾然一體,夫子廟的繁華與秦淮河的燈影晝夜更迭,揚子江的寬廣與石頭城的蒼然令人遐想,當然對於民國二十三年的人們來說,南京最為誘人的恐怕還是那國民政府的神秘誘人前往……

可實際上,南京的國民政府並不神秘,眾所周知,在一。二八事變後,蔣汪第二次合作,構成了眾所周知的“蔣汪共治”,蔣主軍、汪主政即為南京那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平添了許多風雲,又使得南京政權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鞏固。

下午三時許,似火的驕陽灼烤著大地,時進盛夏的南京比以往“消停”了不少,早在數月前,隨著廬山軍官訓練團的開營,那位“軍事第一人”已經離開南京,前往廬山“避暑”,一時間南京成為了行政院的天氣,時至伏暑,行政院內的蟬聲響成一片。

行政院院長辦公室內,一陣陣蟬聲如擾人的暑氣,襲向正端坐在辦公室內的汪精衛,因為眼前的這個客人,並不是討其所喜的緣故,他偶爾會把視線投向窗外,一邊還要發揮他的特長用言語應付著面前的客人,好不容易用了半個鐘頭,方才把客人送走。

“名浚,下次,像這樣的市儈之人,就不用來見我了!”

在送走客人之後,有些懶散的坐於辦公桌東則的沙發上,喝一口茶,汪精衛略顯疲憊的對黃秋嶽說了一句,先前接見的是一位來自福建的商人,初時還顯出幾分教養,可透過一番抵足而談,他便發現那人市儈至極,與那樣的人交往,實要是無趣的很,

“是,是,請先生放心,以後定然不會了……”

黃秋嶽嘴上應著,可以後,誰知道呢?作為先生的秘書,將一些人引薦給先生,正是他的“責任”,同樣也是他的“權力”,有時候,他都有一種錯覺,即便是作為中國第一人的汪精衛,也要任由自己這位主任秘書擺弄。

當然,這個念頭,也就是在無人的深夜中自己得意一番罷了,在人前黃秋嶽絕不會表現出這種得意,反倒是極盡恭敬的小心翼翼的從事著自己的“工作”。

“先生,雖說這些商人極是市儈,可也總有用得之時,”

因為中午沒有午休的原因,此時汪精衛,只感覺眼簾有些沉重,但在聽黃秋嶽如此說道時,他卻是極不贊同的搖頭說道。

“名浚,那是因為你沒見過真正的商人!”

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汪精衛的腦海中浮現出去年於武漢漢陽鋼鐵公司開爐那天的場面,從那之後,每每在夢中他總是會浮現出那萬人歡騰,人們神情激動的高呼“歡迎”的一幕,自然的,也少不了那個年青人。

只可惜……那個年青人是蔣介石的人啊!

揣摩上意,這是為官更是為秘書的晉身之道,瞧見先生的神情變化,黃秋嶽立即知道他心中在想著什麼,雖說去年先生去武漢,因為身體原因他並未隨行,可他也知道,從那次武漢之行後,先生對管明棠似乎頗為欣賞,只不過因其為蔣氏之人,而無法引為已用,此時瞧見先生臉上的可惜之色,黃秋嶽還是想到北方公司駐京辦送來的例禮。

“先生所言極是,不過當今中國啊,能入先生之眼的商人,怕也沒有幾人了!”

點點頭,汪精衛贊同道。

“商人本性市儈,置身商海,但能保持赤子之心的少之又少,能保持赤子之心,又能成就一番事業的更是幾無二人!只可惜……”

一句話透出了欣賞,一聲嘆息又透出了可惜,而黃秋嶽便接腔說道。

“若是換成旁人知道先生如此欣賞自己,恐怕……”

“他終歸是那邊提攜的人啊!”

雖說未提名字,但汪黃兩人卻像是心意相通似的在那裡說道著。

“先生,其實也不盡然!”

“哦?名浚,說來看看!”

身體微微前傾,汪精衛煞有興趣的看著黃秋嶽。

“先生,你知道,去年義勇軍五十八路軍一事……”義勇軍五十八路軍,汪精衛豈會不知,在他點頭時,黃秋嶽已經說道了起來,從管明棠如何透過宋子文面呈蔣介石,又到何應欽如何命令五十八路軍死守,後來又是管明棠在邯鄲建北方公司新區,到最後五十八路軍改編新一軍。

“……這新一軍是五十八路軍改編而成,可管哲勤這位副司令卻落了空,若是說管明棠心裡沒有一點怨言,誰會相信,若非如此,他又豈會從去年到現在,身不入南京,現在……”

雖說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