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華北的初夏很少有這樣的大雨,漫天的大雨、再加上狂風大作,閃電雷鳴在一旁助威,狂風中,國旗和國旗旁的公司旗、校旗在暴雨中飄蕩著,在這個狂風暴雨的時刻,按道理說,人們都應該坐在房間之中,而在露天的操場內,一個看起來不過只有十八九歲的少年孤單地站在校旗之下,渾身都被雨水打溼了。

此時雨水毫不掩飾地在他臉上流淌,穿著一身黑色的軍裝式校服,他的肩膀處揹負著一個皮製的揹包,而在揹包外圍系的毛毯,這會同樣也被雨衣浸透了,他站在那裡,儘管頭頂的帽子可以遮擋些許風雨,可實際上,在這種大雨下,這身裝束壓根就起不到任何遮擋風雨的作用。

“噠、叭……”

在大雨中,他不斷的重複著一個動作,一個持槍的動作,他總是不斷的將右腳邊持著的步槍提起,而束緊揹帶行持槍禮,槍再上肩,再放下,每一個動作都可謂極為標準,標準的動作,標準的口令,在暴雨中,他不斷的重複著,雨水可以遮擋他的視線,可讓他眼前的一切變得模糊,卻無法阻止他的動作。

而在教學樓的走廊處,數以百計的學生在經過走廊的時候,只是偶爾的將視線那裡,似乎對這個站在暴雨中重複著單一的持槍動作的同學,根本就不持有一絲的同情,這名學員之所以受罰是學院榮譽法庭的審判結果,而此時他所受到的懲罰是極為“輕微”的,如果他違背了不偷盜、不說謊及知道別人違犯前兩項之時必須揭發否則同罰的學院三原則的話,等待他的要麼是自行離校,要麼是被判判處退學。

這所學校中的一切,看起來都和普通學校有著明顯的區別,對於在半個月前,透過嚴格的考試,考入這所可以說得上是中國第一流的高等商學院——北方商學院,這所商學院或許是僅次於上海商學院的,全國第二所國內商科類本科學校,但是就其規模與師資而言,或許是中國第一流的。

在北方商學院第一界有900名學員,而相對應該的卻有60名全職教授,其中16名中國教員均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名校,而其它44名教授,有來自美國的法學教授、有政治經濟學教授、有數學教授,而最出人意料的是這所學校,還有十餘名來自美國、德國的退役職業軍官,他們大都有軍校教學的經驗,與其它任何一所商科學院不同之處是,這所學校即是一所軍事學校,又是一所商科學院。

當上課鈴聲再一次響起時,暴雨慢慢的小了許多,當其它學員進入教室繼續著每天的十二節課時學習的時候,在操場上不斷的迴盪著持槍的口令聲與持槍聲,那名受罰的學員繼續接受著對他的懲罰。

一場大雨之後,空氣清新了許多,如水洗一般的天空,讓人生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坐在汽車上,管明棠的視線投向窗外,此時,那座結合歐洲方型城堡與東方式屋簷、塔樓結構的“北方商學院”漸漸的映入視線中。

與新區其它任何一所學校不同,這所學校可以算得上是北方公司真正的“嫡系”學校,與其它學校的“落榜招生”不同,這所學校裡的學生是由各地分公司招募一批最優秀的中等商學校或者高中男孩,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最聰明的、最優秀的,與普通學校不同之處是,他們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領取薪金——每個月80元的工資,這一薪金水平與公司初級員工相當。

正是豐厚的工薪、良好的待遇,使得這所學校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招聘到最優秀、最聰明的一群年青人,他們在這裡學習兩年,畢業後則會成為北方公司的高階職員,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其它人難以豈及的一個優勢——管明棠是這所學校的校長,與其它學校大抵只是掛名不同,幾乎每個星期,管明棠都會來這所學校,第一期學員中900名學生,他大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對於學員個人來說,這往往意味著在畢業後,他們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汽車駛入這座城堡式的學校後,管明棠便在學校教學樓外下了車,這座城堡式的教學樓是“回”字型的,分內層和外層,生活、學習都在這四層、兩圈的教學樓內進行,而在“回”型的中央,則是草地,同時也是佇列訓練場,以往管明棠來到這裡的時候,會從走廊進入到草地中,與那些至多隻比他小四五歲,甚至與其同歲的學員們聊天、勾通,而今天,他卻直接朝著教室走去。

“……德國的戰爭計劃是前總參謀長施利芬在1905年制定的,其核心是集中強大兵力於西線,透過防務空虛的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從側翼包圍法軍,速戰速決打敗法國。然後揮師東進,再去對付俄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