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42章 終戰之日 (第1/2頁)

加入書籤

戰爭結束了,至少對於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而言,戰爭結束了,可以說永遠的結束了。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失去了一切——俄國已徹底地戰敗,如同歷史上的波蘭一樣,被幾個國家分割了。

基輔、明斯克、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等一座座城市,被德國人佔領了,1。2億俄國人被奴役著,還上千萬俄羅斯人逃往入了中亞、西伯利亞,不過在這裡,他們同樣沒有免於被佔領的命運,不過他們的命運相比於歐俄同胞們無疑幸運了許多。

在這個,他們不需要擔心被蓋世太保逮捕,同樣不擔心被警察欺凌,似乎,戰爭對他們的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多的影響,但實際上,和平,依然給許多人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戰爭的結束,給卡蜜拉的生活帶來了影響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因為戰爭,她和家人離開了烏克蘭,也離開了學校。

而現在,在軍隊撤出城市後,不過只有16歲的她同樣離開了工廠,不再是工人了,更不是學生,戰爭把她的一切都毀了。

在葉卡捷琳堡,卡蜜拉和母親、妹妹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租了兩間人們用泥磚蓋成的土房居住,在這片巨大的棚戶區內,失去丈夫、失去兒子、失去兄弟的女人們,依如過去一般掙扎在飢餓線上,在失去工作後,也就失去了食品供應,這意味著,失去工作後的卡蜜拉必須馬上找到工作,否則全家人就會捱餓。

但是在中學裡她幾乎什麼也沒有學到。戰爭便是宣告她的“畢業”,而停戰卻在宣告她的失業,好在學歷對於找工作是毫無關係的,但是,工作,到哪兒去找呢?在葉卡捷琳堡居住著來自整個俄國的數十萬難民,即便是在過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工作,現在,情況更加困難了。

在這當口上,中國人——侵略軍出現了,面對侵略軍的到來,城市並沒有陷入混亂,人們用驚人的速度適應著這一切,中國人的到來,解決了一些問題——沒有工作的人,可以領取食品券,儘管限時只有兩個月,但卻給了大家喘息的時間。

曾經的工廠經理們,這會沒只是在袖手觀望著,他們同樣顯得很茫然,而那些侵略軍們卻生氣勃勃,幹這幹那,到處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疲於長期戰爭,疲於東逃西躲,長期陷入飢餓的人們,看到和韃靼人似乎沒什麼區別的侵略者們那種火熱的勁頭,無不現出驚異的神色——這幫傢伙,一個個就像是在進行五一勞動競賽似的!

與此同時近郊的人們開始扎著食物到各處的車站附近。做起黑市生意來。有的賣麵包的,有的賣鹿肉、熊肉以及魚肉之類的肉食的。但為了能買到這些東西口,我必須出去勞動掙錢才行。那些逃亡幾千公里來到這裡的人們,紛紛翻出家中存放了數十年的銀器,甚至還有蕾絲桌布、窗簾以及皮草之類的東西,在市場出售,而買主自然是那些侵略者,在這裡,也就是隻有他們還可以拿出點兒錢,在葉卡捷琳堡,所有人都是一樣的貧窮。

同時,侵略者們還要僱些人幹活兒。這時,會幾句漢語的人,很輕易的就找到了工作,然後,再也不需要為食物擔心。至於卡密拉,這個時候,她甚至慶幸在基輔讀中學時,她的業餘愛好——學習漢語,這一愛好竟然在城郊附近一家侵略者經營的俱樂部裡,當上了看衣帽的臨時服務生。儘管她一句漢語也不會說,但當她冒然的闖進俱樂部,胡亂他說了句“你好、謝謝,”時,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國人便很快走了出來,沒費什麼周折就分配給了她這個工作,說明按日計薪。

這工作來得還真容易,像有聖母在保佑著似的。頭一大幹活什麼也不懂,好不容易捱到第一天早晨五點鐘,當她下班回家的時候,竟得到了15盧布,當然是流通券的薪水。

15盧布!

直到現在,卡蜜拉都記得當時自己手裡抓著紙幣,高興得飛也似地跑回家去。母親滴著眼淚,用這錢在當天的黑市上買來兩個黑麵包,甚至還買了幾個雞蛋。她立即作出了幾年來最豐盛的飯擺上桌子,那瀰漫在整個房間裡香味逐漸消散的味道,至今仍讓卡密拉仍難以忘懷。

在俱樂部的工作時間是從每日的午後六時至第二大的早五時。在十一個小時之內,可以休息兩次,每次休息一小時。卡密拉的工作是替客人存放大衣和他們攜帶的的品,併發給存放號牌。在寄存處,除了她還另有兩個女人,她們倆的漢語說得也不怎麼樣,但卻都比她好,其中一個說得還相當流利,可以同中國人是行簡單的交流。

不過這份的工作卻是非常機械,接過東西給對方發個號牌;交回號牌時,再把東西文還給客人。如此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